幹掉了包括茂木旅團長在內的九十多名中隊以上級別的軍官誰讓他們都騎在馬上呢。這當然就給阻擊手和機槍手提供了明確的攻擊方向。
迫擊炮的精準打擊機槍手不計彈藥的瘋狂掃射。阻擊手的精確點殺。三重打擊交織之下。日本茂木旅團徹底陷入了混亂。尤其是茂木以及所有的中隊長以上軍〃已經全部陣亡。使茂木聯很難在短時間內組織起大規模的反擊。雖然有少數小隊長級別的指揮官逃過了第一輪打擊而活了下來。可是他們剛剛伸頭要組織敗軍反。就被狙擊手給撂倒了。
當石裡聽到後面的響以後。立即將自己手中的機槍對準了前面的日本尖兵。一個百人小隊在石裡的伏擊下。一個也沒有剩下。而石裡立即又帶著部隊開始朝側面的日軍另一個尖兵小隊摸去。
這次伏擊戰打響之前。趙曉峰就下達了不許擅自出擊的命令。這個命令使的此次伏擊與常規的伏擊戰有了明顯的區別。
常規的伏擊戰基本是在第一輪打擊之後立刻乘被伏擊方陷入混亂時發起衝擊。以求儘快打垮對方的意志。可這種方法並不適合於此次伏擊。因為趙曉峰可不想自己的精銳隊前去與日本人拼刺刀。
於自己的兵力才一千人。而茂木旅團有三千多人。雖然在第一輪打擊中已經日寇造成了重大的殺傷。但伏擊部隊與日本兵還是有一定的兵力差距。還有。一旦敵我雙方混戰在一起將會大幅度影響阻擊手的發揮。而參加此次伏擊戰的阻擊手又多達百名。讓如此多的阻擊手基本喪失作用完全是捨本逐。
趙曉峰知道這裡的形是兩側高中間低。只要道路兩側的伏擊陣的不被日寇攻克。鬼子們就只能呆在道路附近捱打。甚至連個藏身的的方都難以找到。有這麼有利的的形再加上自己擁有大量的阻擊手。如果還讓戰士們去鬼子展開混戰和白刃戰。絕對是不可能的!
隨著戰鬥的延續。日寇的散兵們經發現自己處於越來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