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上以孔子為代表的君主專制主義、等級主義、禁慾主義思想意識,統治和毒害了中國兩千多年,肅清這些封建餘毒確非易事。
從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的經驗教訓看來,這仍然是我們今後的一個艱鉅任務。如所謂“安貧樂道”
、“何必曰利”
;自古以來的重農輕商,輕藝技為末流;以道德而不以物質為價值尺度;“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求平均化的經濟平等;滿足萬事不求人,維護農業小生產的勞動生活和封閉
46
04“略通國學”與評說孔子
體系;以及建立在這基礎上的歷史悠久的宗法制度,家長制,等級觀,特權化,藐法治重人治,定於一尊的帝王思想,等等。這些“不僅是封建和農業小生產社會的產物,而且也確與孔子仁學原型有關,它始終是中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障礙。不清醒地看到這個結構所具有的社會歷史性的嚴重缺陷和弱點,不注意它給廣大人民(不止是某個階級)在心理上、觀念上、習慣上所帶來的深重印痕,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魯迅的偉大功績之一,就是他尖銳地提出了和長期堅持了對所謂中國”國民性“問題的批判和探究。他批判‘阿Q精神’,揭露和斥責那種麻木不仁、封閉自守、息事寧人、奴隸主義、滿足於貧困、因循、‘道德’、‘精神文明’之中。雖然這些並不能完全和直接歸罪於孔子。但確乎與孔學結構有關。所以魯迅總是經常把矛頭指向孔老二。”
①。
不過,孔子把人還給社會,先人而後神,孔學和儒家積極的入世態度,同實用理性的仁學精神又是分不開的。如毛澤東說的,孔子強調主觀能動性,所以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擁護。
突出人格的主動性,以身作則的實踐性,勤奮學習、追求知識,以及意志鍛鍊、自我控制等,這種有歷史責任感的道德自覺所構成的“仁”
,確實達到一種人格力量的最高要求:“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
①李澤厚:《孔子再評價》,見《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第36—37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7
“略通國學”與評說孔子14
令不從“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所有這些出自《論語》的體驗“仁”
的精神的語言,孔子自己的以身作則實踐並教導弟子自覺追求的東西,幾千年來成為一種全民族的文化倫理道德標準。這種深入人心的無形力量,從而起著一種替代宗教又同宗教類似的作用。這恐怕也是中國幾千年來,同西方、也同阿拉伯、印度等國不同,不會以教代政,而出現如宗教教派統治的中世紀黑暗時期。中國自古以來,不論佛教、回教或基督教的傳入,不僅不可能成為一種社會意識,產生統治力量,反而多少吸收儒家學說,而絲毫不影響儒家的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應當感謝孔夫子在歷史上起過的這種正面作用。
“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文天祥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王夫之的‘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都閃爍著燦爛光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本觀念、感情、思想和態度,而它們又都可以溯源於仁學結構。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而這根脊樑與孔子代表的文化——心理結構不能說毫無關係。“
①
毛澤東在1939年12月發表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中,不僅指出:“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
①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第38—39頁。
48
24“略通國學”與評說孔子
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
;而且中華民族是“富於革命傳統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