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樣的辦法對於小諸侯有效,對於高氏和楊家這樣的大家族根本就沒有用。所以楊峰書大搖大擺的出了大理城,段氏也就當看不見,反正要反的,殺了楊峰書,還有楊家其他的人來造反。但是小諸侯就不同,他們家族只能擁有幾千兵馬,少的只有一千兩千人馬,首領被控制在大理城,逃回去造反也起不了多大的風浪,要是他們不聽段氏的號令,家族的首領就會被處決。
常睿冬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些人必須寫信回家,叫家族兵馬參戰,否則的話就等著人頭落地好了。
這些文武百官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高詩夏,在這裡高詩夏就是最大的諸侯,這些小諸侯還是要以高家馬首是瞻的。
段肅順看到百官都看著高詩夏,心中不禁惱火,這些人忘記是誰給他們發俸祿?忘記是誰給他們分封了領地麼?高家在朝中只是諸侯而已,如今這麼大的事,卻都看著高詩夏的態度,這些人到底還是不是記得自己是段氏的臣子。
只不過段肅順城府極深,看了兩眼便壓制下去,高氏和楊氏一樣,楊家是明目張膽的要做皇帝,自然是要起兵造反。但是高家走的是軟路子,他們不在乎有沒有帝位這個名頭,他們要的是大理國真實的權力。而事實上,在大理國的歷史上,高家也做到了這一步,百年後,高家就成功的當了大理國的“曹操”,就算是段氏也要看著高家的臉色做人。最有趣的是,高氏還曾經賞了幾百畝地給段氏,一個臣子賞地給皇帝,這不是天大的笑話麼?
高詩夏心裡也打著自己的主意,現在大理國已經亂了,就要為高家爭取最大的利益,首先是絕對不能讓楊家造反成功,否則的話,高家必然是楊家第一個要除掉的物件。其次,在這一戰裡,要大面積削弱段氏的力量,把高家的勢力保護好。等這一仗打完,高家就名副其實的當了大理國的“曹操”!
高詩夏越眾而出,躬身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高家身為大理國諸侯,不敢落後。願以高家族兵一萬參戰。誓死平定楊峰書叛亂!”
一萬,看起來是大手筆,但是段肅順可是心知肚明,要是高詩夏真的想出兵,至少可以出兵三萬。況且一萬族兵,那高詩夏給自己的是老弱病殘還是精銳戰士,那就難說的很了。一群老弱殘兵,有用嗎?
高家一帶頭,那些小諸侯立刻就開始表態了,一個個說得天花亂墜,捶胸頓足,誓死為皇帝陛下效忠云云
常睿冬算了算,這些小諸侯加起來也算是湊了三萬多軍隊,從各個方向朝羊苴咩城進發的話,五日之內就能抵達。現在的羊苴咩城不容有失啊
段肅順忽然覺得很累,若是他只是個大理王就真的好了,這些事,實在是讓他很煩很煩,楊家已經造反了!那是不是該去見見謝慕華了呢?
【第三章 人盡其才】
人盡其才,這句話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就很難了,不但要知道每個人的特長,還要知道他們的喜好,更要知道把他們放在什麼樣的位置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這是考驗一個領導是不是合格的準則。
至少這一次,謝慕華的用人,叫人看了就暗暗叫好,實在是用得太是地方了。
大瞿越國已經被楊延彬平定,丁璿被封為交趾節度使,大瞿越國已經重新回到大宋的版圖之中,成為一個郡縣而併入廣南西路。那些在廣南西路土生土長的廂軍在周副使的指揮下一路路進入大瞿越國的各個重要據點,接管了這裡的軍事。控制一個地方,首先是軍事上的佔領,跟著就是逐步控制住稅收等財政。說到底,軍隊和稅收是衡量一個地方的行政所有權的第一標準。
黎桓的腦袋被一個獵戶送了回來,他只怕到死也沒有想到,他並沒有死在爾虞我詐的宮廷鬥爭裡,也沒有死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卻在一個獵戶的刀下,在一個山林裡的村落裡送掉了自己的性命。黎桓的腦袋被人驗明正身之後,便高高的懸掛在大羅城的城牆上,提醒著每個人,這就是背叛大宋的下場!
隨著一隊隊廂軍進駐交趾,楊延彬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把一萬五千禁軍火速撤離交趾,時間拖得越久,這些禁軍水土不服,感染瘴毒,甚至是客死異鄉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第一批禁軍五千人,就在兩位太子黨曹琮和潘惟吉的帶領下先行撤退了,可是他們走的不是去邕州的路線,而是去押赤城(昆明)的方向。理由?理由很簡單,大理現在有內亂,但是樞密副使謝慕華和嶺南運轉使許仲宣等人還在大理,宋軍要保護自己的大臣安全,就一定要親自去大理國保護他們。至於那些身高直到禁軍脖子的大理軍隊,那些來自京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