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迎頭痛擊。現在成效已經收到了,可是謝慕華居然還嫌棄人家來的人太少。唉,難道真的要一次性把耶律斜軫、韓德讓都給炸死,才不算是虧本買賣嗎?
收斂起了心神,李繼隆厲聲呵斥道:斧手,出陣。
天底下只有李繼隆的步軍敢和騎兵正面對沖。在唐代的時候,陌刀隊是唯一可以和騎兵正面衝鋒的力量。在陌刀沒落下來之後,李繼隆在自己的屬地,組建了這麼一支強大的刀斧軍。他們清一色身披重鎧,數目是以千來計算,人數並不是很多,可是他們的戰鬥力非同小可。用的大斧,最輕的也有二十五斤重。最重的據說接近四十斤。可想而知,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這麼龐大的重武器擊打在身上的感覺。
就算契丹人同樣也是身披重鎧,那大斧單單是依靠衝擊力,就可以讓騎兵內臟受傷了。這些戰士都是李繼隆親自一個個挑選出來的,身高馬大,膀大腰圓,力大無窮。也只有這樣的勇士,才能夠和契丹騎兵正面對沖。可惜的是,限制於條件,這支軍隊並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數千人就已經是他的頂峰了。
浩浩蕩蕩的刀斧手,踏著堅定的步子,小跑出去,身上的鎧甲,奔跑起來的時候,發出金屬撞擊的聲音,契丹人的騎兵隊已經亂的一塌糊塗,斧手們冷血的揮舞著手中的利斧,像是秋收下了莊稼地的農夫一樣,一茬茬的收割著契丹人的性命。
耶律延禪被幾個親兵死命拉著,朝後方退去,耶律延禪大喊大叫道:鬆手,讓老子回去和宋軍決一死戰。
親兵顧不得跟他廢話,都眼下這時節了,還決戰個屁啊。宋軍的斧手一出來,就是來屠殺的。這不是一場戰鬥,這是個血淋淋的屠宰場。
耶律延禪正朝來路退去,忽然看到前方數十騎掠過,為首一個魁梧的將軍笑道:別走了,我李繼宣不殺俘虜。
【第十六章 迫你一戰】
耶律延禪咬了咬牙,帶著部下要硬闖過去。可是打虎將軍李繼宣豈是這麼容易就讓他闖過去的?兩馬交錯之時,李繼宣輕描淡寫的格開耶律延禪的兵刃,伸出左手,一把抓住耶律延禪的肩帶,拽住他那副結實的鎧甲,竟然把他從馬背上硬生生的提了過來。
李繼宣隨手把耶律延禪往丟,喝道:給我綁了。
一群宋兵一擁而上,將摔得灰頭土臉的耶律延禪捆了個結結實實。
城頭上,韓德讓低嘆一聲,已經叫耶律延禪小心了,沒想到居然還是全軍覆沒的命運。耶律延禪連逃回來的機會都沒有。韓德讓無力的下達命令,封閉城門,任何人均不得再出門搦戰。任憑宋軍百般挑釁,以後幽州守軍不到援軍出現,絕不迎戰。
滿身灰塵的耶律延禪被幾個宋兵押著,一路送到謝慕華的營帳中去。已經深感有些疲倦的謝慕華淡淡的吩咐道:就把他暫且關押起來好了。眾宋兵不敢違拗,回頭看那耶律延禪還在聲嘶力竭的叫喊,生怕打擾了謝慕華睡眠,便不知道從哪裡找出來一些破襪子,爛抹布之類的東西,給耶律延禪的大嘴堵上了。
天色只是矇矇亮而已,幽州之前的宋軍陣地就已經徹底的忙碌起來了,數以十里計的長堤出現在幽州城南,無數光著膀子的宋軍還在揮舞著鐵鍬鋤頭瘋狂的幹活。數百架投石機緩緩的運到幽州城南,原地組裝起來。李繼隆的步軍大陣,成半圓形護衛著投石機陣地。
謝慕華一身輕裝,騎著戰馬來到陣地之前,潘美看著投石機陣地,感慨的說道: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術,則城無不拔;守者得炮之術,則可以制敵。
這個便是技術的力量了。謝慕華也悠然說道。就說後世的蒙古人好了,公元1314世紀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建立了空前而且很可能絕後的龐大帝國。雖然蒙古無敵的鐵騎是這個神話的根本,但蒙古強大的炮兵卻賦予了蒙古軍隊摧毀一切防禦的巨大破壞力,是蒙古從草原之王走向世界霸主的重要標誌。蒙古的炮稱為回回炮,它是一件駁來品進口貨,是當年蒙古西征時從波斯人手中學來的,也算中國早期知識引進的成功範例。回回炮上出現了類似射擊計算表的刻度,極大的提高了射擊的精度。古籍上曾經記載回回炮在攻襄陽時發揮的巨大作用:中人立斃,中地下陷三四尺,也正是回回炮一陣齊射將襄陽的城牆擊毀,歷時三年的襄陽大戰終於在回回炮的怒吼聲中塵埃落定。
如今的宋軍使用的改良版回回炮,還沒有達到蒙古人用時的威力,畢竟是在火藥製作以及各方面技術上稍有欠缺。宋代數百年,也是中原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假以時日,也許宋軍真的會單獨成立一支炮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