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4)

小說:唐史演義 作者:指環王

許遠,為唐室一代忠臣,不得不詳敘事實,為後世之為人臣者勸。南霽雲雷萬春等,皆忠義士,一經演述,鬚眉活現,所謂附驥尾而名益顯者歟?張均張垍,喪心附逆,死有餘辜,此而不誅,何以對死事諸臣於地下乎?玄宗不許末減,尚知彰善癉惡之義,而肅宗乃以張說私恩,必欲保全均垍,為私廢公,殊不足取。況均垍為唐室叛臣,即不啻為張說逆子,說不忠唐則已,說而忠唐,即起地下而問之,亦以為必殺無赦。信賞必罰,乃可圖功,為國者可以知所鑑矣。

上一回目 錄下一回

□ 作者:蔡東藩

本書由“E書時空”免費製作;

想要更多的免費電子圖書,請光臨

eshunet/

第五十六回 九節度受制魚朝恩 兩叛將投降李光弼

卻說史思明自圍攻太原,被李光弼擊退後,還守范陽,應五十四回。慶緒封他為媯川王,兼范陽節度使。范陽本安氏巢穴,凡祿山所得兩京珍寶,多半運往,堆積如山。思明恃富生驕,便欲取范陽為己有,不服慶緒節制。慶緒又失去洛陽,走保鄴郡,李歸仁等有眾數萬,潰歸范陽,沿途剽掠,人物無遺。思明乘勢招徠,並將他所掠各物,一一截住,勢益富強。慶緒在鄴,四面徵兵,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先後趨集,復得六萬人,獨思明不發一卒,亦不通一使,慶緒知他懷貳,特遣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三人,率五千騎詣范陽,借徵兵為名,囑令偵襲。思明聞兩人入境,已料他不懷好意,即與部下密商。一個乖似一個。判官狄仁智道:〃大夫為安氏臣,無非憚他兇威,勉承奔走,今安氏失勢,唐室中興,大夫何不率眾歸唐,自求多福呢?〃裨將烏承玭亦道:〃慶緒似葉上露,不久必亡,大夫奈何與他同盡?不如歸款唐廷為是。〃思明也以為然,遂設伏帳外,自率眾數萬出迎。既見承慶守忠,即下馬行禮,握手道故,備極殷勤。承慶等如何下手,只好隨入城中。思明即引承慶等入廳,張樂設宴,飲至半酣,擲杯為號,伏兵突入,竟將承慶等三人拿下,一面收截來騎甲兵,給貲遣散。乃令部將竇子昂奉表唐廷,願將所部十三郡,及兵十三萬人歸降。並令偽河東節度使高秀巖,亦拜表投誠。肅宗大喜,召見子昂,慰撫交至,即敕封思明為歸義王,仍兼范陽節度使,子七人皆除顯官。封賞太急。授秀巖雲中太守,諸子亦得列職。且遣內侍李思敬,與前信都太守烏承恩,馳往宣慰,使率部眾討慶緒。思明受了冊封,立斬安守忠李立節兩人,表明誠意。只阿史那承慶與有舊交,釋置不問。承恩遍歷河北,宣佈詔旨。滄瀛安深德棣等州皆降,惟相州尚屬安氏,河北大勢,也統算平復了。

未幾為至德三載,上皇加肅宗尊號,稱為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肅宗也加奉上皇尊號,稱為聖皇天帝。父子天性相關,何必虛名施報。大赦改元,仍以載為年,稱至德三載為乾元元年。立淑妃張氏為皇后,命李輔國兼太僕卿,兩人內外勾結,勢傾朝野,且屢引子以母貴的成語,諷示肅宗。肅宗以興王佋雖為後出,究竟年幼序卑,不便立儲,嘗語考功郎中李揆道:〃朕意欲立俶為太子,卿意何如?〃揆再拜稱賀道:〃這是社稷幸福,臣不勝大慶呢。〃肅宗乃改封楚王俶為成王,越數日即立為太子,更名為豫。

同平章事張鎬,素性簡澹,不事中要,後與輔國,皆不喜鎬,嘗有讒言。會鎬上言:〃史思明因亂竊位,人面獸心,萬不可恃。新任滑州刺史許叔冀,狡猾多詐,臨難必變。〃肅宗以為過慮,不切事機,遂罷為荊州防禦使,所有兼任河南節度使一缺,易委崔光遠接任。崔曾將西京獻賊,奈何不誅,反加重任?不到半年,史思明逆跡昭著,竟復叛唐自主,且稱起大聖燕王來了。自張鎬罷去後,接連是李光弼奏請,謂:〃思明兇狡,必將叛亂,應令烏承恩就便預防。〃肅宗還是未信。光弼又上第二次密奏,勸肅宗用承恩為范陽副使,且賜阿史那承慶鐵券,令圖思明。肅宗乃依計照行。看官!你道光弼何故要重用承恩?原來承恩父名知義,曾任平盧節度使,思明嘗居知義麾下,感他厚待,因此承恩守信都,城為思明所陷,承恩陷入賊中,思明待以客禮,縱令南還。及承恩奉敕宣慰,思明格外恭敬,視若上賓。承恩有所陳請,思明多曲意相從。光弼偵知情事,因欲就承恩身上,誘取思明。肅宗從光弼言,授承恩為范陽節度副使,且令轉賜阿史那承慶鐵券。

承恩秘而未發,但出私財聯絡部曲,且數著婦人衣,詣諸將營,勸令效忠唐室。諸將或轉告思明,思明當然生疑,遂延承恩入宴,留宿府中,陰令心腹二人,伏住床下,一面命承恩少子,夜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