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領,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糧食配額。
首先,一定要確保那些戰兵的口糧,然後便是可以填補到戰兵序列的老人,最後才是孩子和婦女,當然,孩子還是以孩兒兵為先。
口糧是多少呢?按照正常的標準,戰兵一天兩頓,一頓乾飯,一頓稀粥,而後依次遞減,直到婦女孩子能夠活命就行。
當時,李自成對這樣的標準,按照自己打下幾個堡寨的儲備之後,還是比較樂觀的,畢竟幾萬石的糧食在,這些供給絕對會支撐到夏收。
於是,為了表示自己是義軍,也同時為了安撫隨營老小,最主要的是高夫人的一再爭取,所以,李自成大手一揮,按照戰兵兩頓吃飽,老弱婦孺一天兩頓稠粥的新規定發放糧食。
當時的場景李自成依舊曆歷在目,這是這些百姓流民從來沒有過的好待遇,當時是歡聲雷動,看大帳外面,黑壓壓的,跪滿一地。所有的人都在用自己最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激情,感謝大闖王的仁德。那時候,自己也感覺自己真的便是這世界窮人的救星。
但是,一切都不隨人願,不過是剛剛過去一個月,這還沒出正月,境況就已經相當的嚴峻起來。
第一,那些按照自己偷學來的呂世練兵**,加緊訓練的四萬戰兵,在一天兩頓飽飯的情況下,在按照呂世的道理訓練下,紛紛累倒。
這個結果的確大大的出乎了李自成的意料。
怎麼,同樣的杆子,呂世的杆子卻可以每天先跑上十里路,然後還要刺殺,列隊,直到日頭落山才罷,我的為什麼就不行?
看看那些剛剛跑完兩里路就已經癱倒在地,無論多少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