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就找地主縉紳。
“秋收之後,有時一個月縣裡就能重徵三次秋糧,若不聽令縣裡會視為抗命派官兵討伐。”這位縉紳的一個親戚運氣不好,縣裡交不出糧食就直接告訴催討軍糧的剿匪軍有人抗拒朝廷,一隊從秦地調來的邊軍當即出發將他的莊園攻破,全家蒙難;“所以小人就是想開粥廠,也是有心無力啊。”
許平知道事情不像這個縉紳說得這麼簡單,相比更沒有反抗能力的農民,這些縉紳的生存環境算是好得多了,隨著戰亂不休,地主們也越來越與朝廷離心離德,開始組建團練,訓練家丁修築鄔堡,防備災民到後來只是一個名義,其實就是武力抗糧。
許平攻開啟封的時候,河南巡撫就命令地主出動團練協防闖軍,這位縉紳當時的家丁武裝達到頂峰,有上千人之多。不過他可沒有出動去縣裡協助防守,而是趁許平猛攻各縣的時候搶修鄔堡,儲備糧食。
到許平包圍開封的時候,河南大地上已經遍佈大小不一的土圍子,這幾天許平看到一座座堅固的小堡壘後,都不禁暗自慶幸自己早聽清治的良言沒有留下惡名,後來更是和孫可望善待士人讓他們願意與闖營合作,不然這許多地主大院,一個個去拔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更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價。
“大將軍是闖王屬下吧?”縉紳突然問起一個人所共知的事情,而且從他專注的眼神看來,還不是隨口問問。
“是啊。”
“小人敢問大將軍,今春闖王還會舉辦科舉麼?”
“會啊。”許平心裡有些奇怪,去年李自成辦科舉,幾乎沒有士人來參加,有些被李自成強逼參加計程車人還寫文罵他,牛金星為此非常傷心,不過牛金星苦於沒有願意幫助他治理政務的文人,所以開春後還要再次嘗試辦科舉。之前牛金星還讓許平想辦法幫他宣傳一番,看能不能誘惑些士人加入李自成陣營。
“原來如此,”縉紳臉上露出喜色,他連忙站起向許平躬身,指著身後的一個年輕人道:“小人這個不成器的犬子,想去試試身手,可是洛陽那裡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大將軍願不願意賜給小人一紙告身。”
“這個容易。”許平當即就讓主人取來紙墨,問清對方的兒子的姓名後龍飛鳳舞地替他寫好了介紹信,能夠讀書認字計程車人不少都出身地主縉紳家庭,一旦他們自願參加闖營的科舉,接受李自成的委任,那他們的家族就算是被綁上了闖營的戰車,比如眼前這個縉紳,若是他有一個兒子在闖營當官,那他就休想再和闖營撇清關係。
縉紳歡天喜地地把許平的信收起來,他的兒子也向許平叩拜感謝。
等賓主又坐定後,許平笑著問道:“主人翁不怕朝廷怪罪麼?”
“大將軍乃是黃侯的大弟子,數敗官兵早已經是名揚天下,”事到如今主人也毫不忌諱了:“之前小人不敢讓犬子去赴試,就是擔心明廷會問罪,但大將軍守土不失,想來就是官兵再來,大將軍也絕不會棄河南父老而去吧?”
“當然不會,不但不會棄你們而去,相反我會直搗京師,問罪昏君。”
“小人恭祝大將軍旗開得勝。”縉紳恭維過後,又連忙討好許平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此番意欲參加大比的,並非只有小人一家。”
縉紳報出一串人名,都是他的親朋之流,不少河南縉紳觀望許平所為,隱隱有新朝氣象,而反觀明廷,似乎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山東一戰,這位許將軍連他的師父鎮東侯都束手無策,以致朝廷要做出挖河這樣聳人聽聞的事情。現在闖營雖然退出開封,但看起來元氣尚在,那還有什麼人能製得住他們?
第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 第三十五節 帝國
正月的日子許平始終忙碌於聯絡河南縉紳,而此時在阿姆斯特丹
港口裡是一望無盡的桅杆之林,黃乃明本打算在這個興旺的商業小國多呆幾天,這裡也是他父親一位以故好友的家鄉。在荷蘭的這段日子裡黃乃明還試圖尋找他父親的那位朋友的兄弟,向這位先生彙報他親人在中國立下的功績和獲得的顯赫地位,可惜他終究還是一無所獲。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黃乃明才找到了範書騰一位幾十年前的鄰居,那位老人告訴他另外一位羅森福先生在他兄弟離開後不久就搭乘一艘前往新大陸的海船,滿懷希望地踏上了通向新阿姆斯特丹(紐約)的移民之路,那位鄰居還記得羅森福先生離開時興奮的表情,以及他的話語:“上帝會在新世界賜福給我和我的子孫的,我有一種預感:我的子孫有一天會成為新世界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