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乃明搖搖頭:“不會,一案不二審,家嚴只能亡羊補牢。”
許平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搖頭道:“我一直以為,我從來沒有做過什麼,能成為齊國公毀諾的理由。”
“許兄”
“黃將軍,我很不明白,”許平抬頭打斷了黃乃明的辯解:“我自認為是天下數一數二熟悉令尊條例的人,令尊的條例很多,我細心琢磨後發絕大多數有很深的用意的,令人高山仰止。我也明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猜令尊制定諸如一案不二審之類的規矩也是有所用意,可這用意難道就是為了保護這些罪人嗎?這些惡棍值得令尊如此煞費苦心地去保護嗎?”
第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十節 矛盾
在順王的御前會議上,牛金星對此案的看法很簡單,那就是齊國公授意手下寬大處理北方同盟的叛將,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幾條:首先是團結軍心,王啟年、周續祖和吉星輝他們都是齊國公的舊部,如果不念舊情處罰他們,可能會讓老部下認為齊國公刻薄寡恩;其次是收攬人心,畢竟順軍內部有很多都是前明降將,齊國公這樣做實在為將來策反順軍將領做準備;最後就是為戰爭做準備,牛金星判斷南方不願意在這個時候讓人覺得他們畏懼北方,所以一定要明示天下他們敢於和順廷對著幹。
“我不知道牛太師猜的到底對不對,”許平把牛金星的話簡要複述了一遍,對黃乃明憤憤地說道:“但是齊公如此行事,就不要怪別人以小心之心相度。”
“這個判決是不公正的。”黃乃明對此毫不諱言。
“原來黃將軍也知道啊。”
“但這絕對不是家嚴授意,而是那提刑官另有所圖,我猜他是想在仕途上發達,所以就違心作出了這樣的判決。”在這個出乎齊國公府意料的判決出來以後,黃石和張再弟就鄭之林上次來齊國公府求見的事進行了討論,把這位提刑官的心思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黃乃明給許平簡要介紹了一下情況:“這種事在所難免。”
“難免?”
“以往審問官司的時候,常常有人不講是非曲直,在公堂上表明身份——父親是某某、或是座師是某某,結果就能輕易脫罪”
“這不就是官官相護麼?”許平不耐煩地打斷道,他聽不懂黃乃明說的這個到底和北方同盟的這個案子有什麼聯絡。
“沒錯,就是官官相護,千年來一直是這樣。”黃乃明指出,在大部分時候,官員的親屬——不需要是很高的官員,總是能以各種各樣的藉口脫罪:“如果這些人不是太過罪惡累累、驕橫不法、而且態度特別惡劣一點兒面子都不給的話,就是戲文裡的清官都不會去收拾他們。而實際上,戲文裡的這種清官就更少了。”
“這是不對的。”
“當然不對,可是沒有人能杜絕。”
“我們大順就要杜絕。”
“你們想要杜絕,但是好吧,我不和許兄你爭你們大順能不能杜絕,我只說以前從來沒有哪個朝代杜絕過,或許你們大順很特別吧好吧,你們大順就是很特別,我現在只說唐宋元明,為什麼會官官相護呢?因為人人都有私心,都不願意得罪能影響他們命運的人,一個鐵面無私的清官肯定會得罪同僚,會得罪上官,所以清官基本只有在戲文裡才有。”以前黃乃明說過不少南方的制度,許平雖然不是很贊同但既然是他兄長在說,他也就耐心去聽,因此對南方的制度也有所瞭解,黃乃明解釋道:“這個鄭提刑和以往的官沒有什麼不同,他知道自己得罪不起手裡有選票的選民,所以就昧著良心胡亂判案。”
“那齊公為什麼不糾正?”許平怒道:“既然齊公和黃將軍都知道他是在昧著良心做事,為什麼不責罰他。”
“因為那樣就會讓官員畏懼家嚴、畏懼上官,這就會走崇禎朝老路,那個時候百姓活得怎麼樣想必許兄是瞭然於胸的。河南百姓易子而食的時候,河南各縣的糧倉仍然可以供應幾十萬汴軍到處圍剿追堵貴軍,巡撫衙門還能完成朝廷的考成,把大批的銀糧送去京師。”黃乃明再次承認他認為這件案子判的不對,但依舊不答應改判:“當官的討好百姓了、為了選票昧著良心做事不好,但是比起討好上官、為了同僚昧著良心做事更不壞。”
“巧言令色。”許平搖頭道:“哪裡是討好百姓了,北方死難的無數生靈,他怎麼就不討好呢?”
“因為他們沒有選票,官員總是會討好能夠影響他們仕途和前程的人。”
“黃將軍你明知這些,卻根本不打算去糾正嗎?”許平勉強壓下心中的不滿,現在對他來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