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北伐軍找麻煩,意味著要有更多的軍隊吃飯。
而湖廣一線則是完全不同,餘深河退回北部後,憑藉著長江地利數次挫敗明軍的進攻,現在湖廣的兩個師已經承認對湖廣北部的順軍無可奈何,很希望新編成的十一師到湖廣參戰。但是這裡並非主戰場,大部分明軍將領的目光都集中在南京,這座城市具有的政治意義根本不是湖廣能相提並論的。所以在江西總督府表示已經力不從心時,北伐軍統帥部不假思索地表示江西應該優先支援南京戰場,如果運力不足那就不必考慮向湖廣增兵了。
第三方,也就是江西卿議院則不願意十一師過早離開,目前總督府和卿議院正透過這個師來熟悉對軍隊的控制管理工作。而且無論是江西還是其他各省,眼下對迅猛攻擊順軍領土都沒有一開始那麼大的興趣。現在對他們來說軍隊打勝仗依舊是個好訊息,但是軍隊拒絕把領土的治理權交給卿院讓這種勝利的喜悅大打折扣,而且會擔憂這些光復領土會變成敵視卿院勢力的基地。反正李順已經沒有攻入福建、江西的可能,那麼軍隊推進的慢一些卿院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好,少消耗些物資還能節省些軍費,為卿院多爭取些時間。
在角力的雙方的側面,齊國公坐在高高的裁判席上,他對勒令軍方交出收復的領土毫無興趣,恰恰相反,他寫了一批類似“你辦事,我放心”的私信給黃乃明還有趙慢熊、金求德一夥兒。儘管做了最壞的打算,但黃石還是希望那番談話最終用處僅限於讓賀飛虎感動一番。雖然溫水煮青蛙幾十年前就被賀飛虎的父親證偽了,但是在軍方依舊掌握著注意引起劇烈動盪的政治、軍事實力時,黃石不打算用沸水澆人來激化矛盾,而是琢磨如何慢慢地繼續消除軍方的反抗能力。
治軍工作進行十天以後,任紅城突然問賀飛虎道:“現在的師就相當於之前的營,對吧?”
“是的。”黃石改革了營結構,許平的營、翼結構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來的,而南方的師則是許平營的進一步進化。
“而營一般都會有一個自己的名字?兩個字,對不對?”
“這是齊公的傳統,北面是因為被許將軍學去了。”賀飛虎點頭道:“一般是兩個字。”
“第十一師的名字賀將軍想好了麼?”任紅城問道。
“這個不應該由我來給起吧?”賀飛虎搖頭道,冠名權一向是屬於營的所有者的,就好像店鋪、商隊的名字是屬於東家的,賀飛虎第一個念頭是黃石,但隨後略加思索就回過味來,問任紅城道:“卿院打算給十一師起什麼名字?”
雖然平常自稱都用卿院,而且大夫們也都覺得有個尊貴的卿字有身份和麵子,但是以前齊國公給卿院起的另外一個名字:“議會”似乎更謙虛一點,顯得比較親民,現在流傳的也很廣。任紅城告訴賀飛虎:“卿院覺得十一師如果叫‘議會’師聽上去很不錯,不過卿院打算事先詢問一下十一師官兵的意見。”
“末將完全贊同。”賀飛虎覺得這個並不重要,而且這是東家當然的權利。
“賀將軍和十一師官兵們商量一下吧,如果大家都沒有反對意見就向卿院提出申請,卿院會以最快的速度批准的。”
此時六省卿院都爭先向泉州排除代表,此刻軍方高階將官都在南京前線,齊公召開了一個名叫“制憲”會議的東西,要成立國卿院,還要製造一套同行於全國的憲法。齊國公給這個憲法起了個小名叫“臨時法。”,暗示它會在戰爭期間取代大明律。除了南明卿院這幫人,李順方面和江南光復區計程車人、還有南方軍隊普遍認為這是齊國公在加緊搶班奪權的預備工作,是在為篡位進行心理和輿論準備。
在制憲會議上,江西府院得意洋洋地向其他數省通報江西所有的第十一師被命名為“議會師”。
李雲睿被黃石派去前線負責全部軍情的處理工作,在辭行的時候,李雲睿借用這個機會向黃石提出一些關於民主的看法:“國公愛民如子固是極好”
“但是有的民眾實在是愚蠢之至,”不等李雲睿說完,黃石便搶先表示贊同:“自古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就是因為只有讀書人才能理解律法,才懂得道德廉恥。愚民、愚婦,目不識丁,又毫無見識,給他們權利也是浪費。”
“齊公所見極是。”李雲睿心中頗為高興,這幾年見黃石折騰法治、選舉,他有些擔心黃石糊塗了,卻沒有想到對方比他總結得還好,李雲睿雖然時常流露出這個意思來,但遠還沒有像黃石這樣把想法精煉化。
“經過我潛心思索,民主集中制是一種最適合國朝具體情況的東西所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