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也吸收進來:“如果不遏制它,就連福建這個彈丸之地都未必能保住。”
“黃伯父過慮了。”賀飛虎覺得南方五省的軍火產量和經濟規模是北方無法比擬的。
“我沒有過慮。”因為滿清被摧毀了,所以黃石失去了現成的例子,腐敗能夠吞噬官員效忠國家的節操;能夠吞噬軍人保衛祖國的忠誠;能夠吞噬百姓對國家的信心;能夠讓堅甲利器變成廢銅爛鐵,讓強大的軍隊變得不堪一擊:擁有上億人口和百萬大軍、能夠製造火藥大炮、生產出成千上萬海船的大明被一個二十萬人口、沒有文字並且生活在原始森林裡的部落征服了。這國力、科技的就好比是黃石前世的美國與索馬利亞海盜,而結果是美國經濟崩潰,半個美國的百姓起來和政府打游擊,數百萬美軍帶著最先進的武器爭先恐後地倒戈,最後美國被海盜征服了。這麼荒謬的事情,可是它就真的發生了。
黃石不認為南方和北方的差距可能有大明與後金這樣的懸殊——如果不能把腐敗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內,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保證中國不會亡國滅種:“如果沒有限制腐敗的辦法,它會摧毀所有的批評聲音,改良的努力,甚至還有人們心中的良知和正義,讓人變得麻木不仁,對種種不平之事習以為常。”
“而黃伯父寄希望於卿院?”
“本來我是還是指望下一代的,為此我還把兒子都送到海外,指望他多看看這人世間的不平,多長點見識能夠和我一樣當個黃石集團的叛徒。”每次說到用自己名字命名的這個集團時,黃石總是會露出點苦笑:“不過叛國者好找,背叛自己利益集團的人真是太罕見了。”
“您該不是說世子吧?”
“我當然是在說他,我做的事有損於集團裡所有的人,包括我的至親——妻子和孩子。”
“黃伯父,這個小侄不敢苟同,至少趙伯父、金伯父都是始終支援您的。”
“那是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我也是叛徒,我猜他們現在多半還把我的所作所為理解為深謀遠慮,是他們還不能體會的高瞻遠矚。不過等到他們察覺後,”黃石搖搖頭:“痛恨叛徒超過痛恨敵人,這是人之常情,北京他們就試過一次了,如果他們有實力、有機會的話,我覺得他們還會再試一次的。”
賀飛虎霍地站起來:“黃伯父,若是事情有變,小侄一定帶兵勤王。”
黃石盯著他看了一陣兒,賀飛虎恍然大悟:“小侄一定帶兵勤卿院。”
“卿院又不是君王。”
“小侄一定帶兵效忠卿院。”
“黃石集團一定要被摧毀。這些年來,許平一直在做我該做而不能做的事情;而我則在南方做他該做而不會做的事情,按說黃石集團已經被嚴重削弱,沒有復興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和許平失敗了的話,”黃石對賀飛虎道:“這個責任就會落在你肩頭,而你從來不是黃石集團的一份子,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
第九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三十二節 觀察
離開齊國公府的省政府和議會代表並沒有就此散去,而且聚集到劉會長的家裡,在隨後的會議上他們首先討論的就是將領的任命問題,除去賀飛虎以外,他們心目中缺乏合適的人選。低階軍官、士官好辦,可以靠高強度的訓練獲得一些,但能夠指揮幾千、上萬的人就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
“只有齊公的舊部條件足夠,可是他們都不可靠。”江西於大夫擔心又是花錢給別人做嫁衣,雖然卿院制定了不少限制性軍法希望能降低軍頭對軍隊的控制,但是如果對方不遵守那不管什麼制度都沒用有。
“其實那幫也是一群敗軍之將,齊公自己都說過他們不適合為將,所謂經驗就是跟著吃過一、兩場敗仗。”
“可那怎麼辦?”除了卿院的問題外,黨派問題依舊存在,卿院裡各黨都不願意赤膊上陣地提出人選,萬一戰敗了這會導致在黨爭中處於無限的被動,可想而知敵對黨派會把戰敗犧牲的責任一股腦推到自己頭上來,所以所有黨派在權衡利弊後,覺得還是讓齊公獨斷將官人選最好:“齊公任命的人打敗了,他有齊公和朋友們護著,我們推出去的人要是敗了,那提議人就得跟著一起倒黴。”
這層窗戶紙被捅破後,在座的人思索了一番,覺得還是需要同舟共濟,而且要分擔責任,最後決定由總督負責提議本省軍隊的領導人,然後卿院批准:“以前的就算了,以後的再組建的軍隊都要先在本省內成軍一段時間,才能交給人帶走。”
“要是李順那邊有幾個將軍投降我們就好了,我們也就不用這麼苦惱了。”福建總督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