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雜波的影響,可以有效探測掠海飛行的超低空目標。
★武器裝備
?對陸:由MK-41系統垂直髮射的“戰斧”巡航導彈,分為對地攻擊型和反艦型。其中對地型又分為核裝藥型和常規彈頭型。核裝藥型射程為2500公里,命中誤差為80米;常規彈頭型射程為1300公里,命中誤差僅為10米。
?反艦:主要為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座。(ⅡA型將取消該系統)該彈0。9馬赫時射程130公里,主動雷達尋的。另有127mm全自動炮1座,射程27公里。
?防空:由MK-41系統垂直髮射的“標準Ⅱ”防空導彈。MK-41系統首尾各有1座,載彈量分別為29枚和61枚(ⅡA型為32枚和64枚)。該系統視作戰任務決定“戰斧”和“標準Ⅱ”和“阿斯洛克”的裝彈量,但無疑以“標準Ⅱ”為主。該彈為指令加慣性制導,半主動雷達尋的,2馬赫時射程73千米。末端防禦為2座6管“密集陣”系統,射程2千米。另外,ⅡA型將增加用MK-41發射的改進型“海麻雀”近防導彈,該彈長3。7米,重282千克,射程30千米,機動過載50g,速度比原型提高1倍;可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在1個MK-41垂直髮射系統的標準貯運發射箱中可裝載4枚,這將使該級艦近程反導能力大為提高。
位於艦尾的MK41導彈垂直髮射井,其兩側各有一座MK32魚雷發射裝置,而前面就是“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反潛:在Ⅰ型和Ⅱ型中沒有直升機機庫,沒有駐艦直升機,僅有降落平臺和油、彈補給設施,這不能不損害其反潛能力。在ⅡA型艦上將設雙直升機庫,使其可以攜載2架SH-60B/F直升機,反潛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利用MK-41系統,該級艦還可發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值得一提的是,垂直髮射的“阿斯洛克”射程增加到20公里。在自身防禦方面,它採用2座MK-32-3型324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MK-46或MK-50型反潛魚雷。
三聯裝324mm MK…32 魚雷發射管
★電子裝備
?雷達:1部SPY-1D型相控陣雷達,ⅡA型為SPY-1D(V)型(帶跟蹤起始處理器),兼有對空搜尋和火控任務。對海搜尋為1部SPS-67(V)3型,火控為SPG-62型,用於“標準Ⅱ”防空導彈末制導。戰術空中導航雷達為URN-25型。
?電子裝置:作戰資料系統為NTDS-5帶4A、11、14號資料鏈,Ⅱ型和ⅡA型為TADI×B和戰術資料交換或16號資料鏈。電子戰為SLQ-32(V)2型,Ⅱ型和ⅡA型為SLQ-32(V)3型。三批艦均備有2座超速散射箔條發射器和1座“水精”魚雷誘餌裝置。
?聲吶:SQS-53C型球首聲吶和SQR-19型被動式拖曳聲吶。ⅡA型取消了SQR-19聲吶。
在這裡還要特別介紹一下DDG-51ⅡA級。該級艦是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戰略調整的產物。由於其戰略重點從“兩強全球對抗”變化為“地區衝突”,從“海上決戰”變為“沿海對陸支援”,所以要求新艦應具備遠距離續航、淺海反水雷、對陸打擊和聯合作戰能力。為此,該級艦取消了“捕鯨叉”反艦導彈,增設了雙直升機庫,增加了導彈載量,並採用了諸如抗爆炸氣浪衝擊艙壁、先進的推進器裝置、區域式配電系統、綜合生存能力管理系統和光纖資料多路傳輸系統等一系列高新技術。可以相信,堪稱傑作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將在21世紀大展雄風。
俄羅斯現代級(反艦)導彈驅逐艦 '本章字數:785 最新更新時間:2009…06…06 22:21:28。0'
現代級驅逐艦是前蘇聯海軍20世紀80年代初建造的大型導彈驅逐艦。首艦“現代”號於1980年服役,現在俄羅斯有12艘在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分兩批從俄羅斯引進四艘現代級Ⅰ、Ⅱ型驅逐艦。到2006年底已經全部交付給中國海軍。
在俄羅斯國內,現代的前景不容樂觀,中國後買進的是後期改型,俄羅斯因為經濟原因使用的是相對落後一些的現代級。
識別特徵:①艏艉甲板各有一座雙聯130毫米艦炮;②艦上上層建築分為艏、艉兩部分,艏樓兩側各有1座4聯裝反艦導彈發射筒,其前方突出部上配備一座懸臂式艦空導彈發射架。艏樓頂部的球形雷達天線十分明顯。三座標雷達天線呈草帽狀歪掛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