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很“落後”。例如該機“電子裝置太笨重,大量使用早已過時的真空管”、“飛機蒙皮破天荒使用了耐高溫的不鏽鋼焊接技術”、“工藝技術粗糙”等等。
蘇聯方面對此也表示預設,只是在19年後出版的一本權威史料上說:“該事件最大的危害是洩露了機載雷達識別系統的秘密。當時為了將危害降至最小,航空工程師們不得不再安裝新的機載雷達,修改飛機武器射控系統,也因此有了米格…25Ⅲ的衍生型,其機載雷達可不受地面雜波干擾,有利於導彈攻擊目標。”
又如具有多手段“天性”的電子戰。它的這種“天性”令人歎為觀止:電子情報偵察、引導干擾偵察、自衛告警,雜波干擾機等壓制性有源干擾、帶假資訊的欺騙干擾、使敵彈提前爆炸的反控干擾,干擾絲或干擾帶等壓制性無源干擾,角反射器、龍伯球、偽裝網、反雷達煙霧、充氣模型等雷達假目標,反輻射導彈、反輻射攻擊飛機、精密定位火力摧毀以及反偵察、反干擾和反摧毀
顯然,如果耐心地把它們一個個地編織起來,以不斷形成合力,不就是整合麼?所以,在電子戰行動中要充分發揮各種對抗手段的作用,實施系統綜合戰。近期幾場高技術的區域性戰爭表明,電子對抗已從“一對一”的對抗戰術演變成“系統對系統”多項戰術相結合的綜合對抗。因此在電子戰行動中,需要充分發揮各種對抗手段的作用,使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整體效能。
電子戰部隊與其他作戰部隊緊密結合,多種作戰行動相輔相成,也可以大大提高作戰效能。
比如美軍各種部隊,除專業電子戰部隊能實施電子戰以外,其他作戰部隊也裝備了較先進的電子戰裝置,也能實施電子戰,這樣就很容易做到電子戰與其他作戰行動密切配合,極大地提高了作戰效能。
總而言之,綜合即創造,結構出力量。例如同為碳原子,既可組成最軟的物質??石墨,也可組成最硬的物質??金剛石,這就是結構力量的表現。今天,這個問題所以一再強調,是因為講綜合,講結構,系統權衡,配套互補,正成為一個時代的大趨勢。
附錄:米格…25 的發展歷程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由於火箭技術的進步和彈道導彈大批裝備,美、蘇及西歐各國出現了要導彈不要飛機的浪潮。赫魯曉夫當時支援這種傾向,蘇聯航空工業及有人駕駛飛機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米高揚設計局不甘心兩萬米以上的蘇聯空域淪為美國超音速高空戰略轟炸機和偵察機入侵的活動場所,於 1958 年主動開展了高空高速截擊機的研究。蘇航空工業部長傑明捷夫主動支援。1961 年米格…25 超音速截擊/偵察機的原型機 E…155 正式研製,1964 年偵察原型機 E…155R…1 和截擊原型機 E…155P…1 於 3 月和 9 月上天,作為米高揚設計局建立 25 週年的一份獻禮。
E…155R…1
E…155P…1
米格…25 是近三倍音速的截擊機,問世以來蘇聯十分保密,北約集團軍方極為關注。直到 1976 年蘇空軍中尉別連科駕機叛逃日本,米格…25 之謎才被揭開。
別連科叛逃
研製和發展歷程
據米高揚設計局的型號副總設計師列。格。申格拉婭透露,米格…25 的預研工作是在 1958 和 1959 年進行的。當時美國空軍正開展 M=3 的戰鬥機 F…108 和轟炸機 B…70 的研製。
1960 年,用米格…21 改裝的發動機試飛驗證機 E…150,對米格…25 的動力裝置 R…15…300 加力式渦噴發動機開始試飛。次年 4 月第二架驗證機 E…152 上天。隨後裝生產型發動機 R…15B…300 的第 3 架驗證機 E…152M 試飛。
E…152M
1961 年 3 月 10 日,米高揚簽署研製米格…25 原型機 E…155 的指令。1962 年偵察機全尺寸樣機審定委員會開審定會。1963 年 12 月米格…25 的第一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1 出廠,1964 年 3 月 6 日,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托夫首次駕機升空。同年 9 月 9 日第二架原型機(截擊型)E…155P…1 開始試飛。隨後第三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3 也參加試飛。三架原型機各裝兩臺 R…15B…300 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