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3 / 4)

小說:利刃 作者:九十八度

”級航空母艦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況下,艦上備有供其人員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都裝有兩座A4W密封水核反應堆,4臺飛機升降機,4座飛機彈射器,4座“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4座“密集陣”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統,SPS…48E三維對空搜尋雷達,SPS…49(V)5二維對空搜尋雷達,3座Mk…91火力控制系統,AN/SLQ…32(V)4雷達電子對抗和火力控制系統,AN/WLR…1H雷達電子監視系統。

蘇聯/俄羅斯基輔級航空母艦 '本章字數:1631 最新更新時間:2009…05…20 21:42:28。0'

在超級大國時代,前蘇聯曾經擁有過全球第二的強大海軍,與美國海軍在世界各大洋展開激烈競爭,但是在航空母艦這一項上,前蘇聯卻與美國有著天壤之別,這一差距直到前蘇聯解體時也沒有彌補上,風雨飄搖中的俄羅斯看來也無法在短時間擁有可與美國匹敵的航空母艦。

與美國海軍相比,前蘇聯在航母發展上可以說是起步晚、發展慢、水平低。直到1967年才出現了“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但這是個非驢非馬的東西,無法稱其為航母。又經過幾年努力,前蘇聯在70年代中期終於擁有了使用垂直起降飛機的“基輔”級“戰術航空巡洋艦或載機重型巡洋艦(前蘇自稱)”,這才算是初步走上了發展航空母艦的正路。

★“基輔”級共建造了4艘,分別是:

●第1艘“基輔”號,1143級,1970年7月21日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1972年12月27日下水,1975年1月3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被賣到中國;

●第2艘“明斯克”號,1143。2級,1972年12月29日在明斯克船廠開工,1975年9月30日下水,1978年9月28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被賣到中國改為遊樂設施;

●第3艘“新羅西斯克”號,1143。3級,1975年9月30日在尼古拉船廠開工,1978年12月24日下水,1982年9月12日服役;1993年1月退出現役;

●第4艘“戈爾什科夫”號,原名“巴庫”號,1143。4級,1978年12月在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工,1982年4月17日下水,1987年1月服役,1994年在一場大火之後便始終處於擱置狀態,據稱當時火甚至毀掉了主發動機,修復的費用與重建相差無幾。雖有可能在改裝後被賣給印度。但雙方至今未能達成協議,費用過高,印度缺乏消化技術的能力是主要原因。

★“基輔”級航母全長273米,水線長249。5米,寬47。2米,水線寬32。7米,吃水10米,標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3500噸,(“巴庫”號分別為38000噸和45500噸),動力裝置為4臺蒸汽輪機,總功率200000馬力,續航力為13500海里/18節。全艦編制1600人。

與美國乃至西方其它國家航母的最大區別是“基輔”級上裝載有大量武器裝備,除了艦載機,僅憑其本艦的強大火力,“基輔”級仍能發揮一定作用。前3艘上的反艦武器為4座雙聯裝SS-N-12遠端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該導彈射程高達550公里;防空武器有雙聯裝SA-N-3中程艦空導彈(射程37千米)發射架和SA-N-4近程艦空導彈(射程12千米)發射架各2座;反潛裝備為1部雙聯裝SUW-N-1反潛導彈發射架、2座五聯裝魚雷發射管和2座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另有4座76mm雙聯自動炮和8座30mm單管自動炮。

第四艘“巴庫”號上的武器裝備則有較大改變,雙聯裝SS-N-12反艦導彈發射架增加到6座,撤除了SA-N-3和SA-N-4防空導彈發射裝置,改為4組先進的SA-N-9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每組6個發射筒,每筒備彈8枚,全艦備彈193枚,防空能力有了質的提高。雙聯裝76mm炮也被撤除,改為2座單管100mm自動炮。反潛導彈、反潛火箭和魚雷也被撤裝,改為2座RBU-12000十聯裝反潛導彈發射器。

“基輔”級上裝備了大量各型電子裝置:1部 “頂帆”三座標對空雷達,1部 “頂舵”對空/對海雷達,1部“頂結” 歸航引導雷達,4部 “十字劍”以及 “低音帳篷”“梟叫”火控雷達等,另有“馬顎” 艦殼聲吶和“馬尾”拖曳聲吶。“巴庫”號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