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瓦解。如今雖然冷戰早已結束,但是“颱風”級核潛艇仍然在海洋中航行。唯一讓颱風級核潛艇遺憾的是,在它們的戰友“庫爾斯克”號爆炸沉沒時,它們無力施行救援。
這種水下武器平臺的技術資料是令人震驚的。它擁有鈦金屬製造的外殼,全長173米,寬24。6米,高42。7米,相當於一座10層大樓,水面航行時吃水深13米,水下排水量可以達到2。65萬噸,水面航速達到每小時30公里,潛航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50公里,最大下潛深度500米,持續潛航時間達到120天。
更驚人的是這種潛艇巨大而精確的破壞能力。颱風級核潛艇攜帶20枚SS…N…20洲際導彈。這種當年被北約稱為“鱘魚”的導彈使用三級固體火箭推進,每枚導彈重90噸,攜帶10枚10萬噸當量的分彈頭,採用慣性制導,在8300公里的最大射程上,誤差為500米。也就是說,這種潛艇攜帶的導彈可以從俄羅斯領海打擊美國本土的任何目標。除這些戰略導彈之外,颱風級核潛艇還攜帶6具魚雷發射管以及22枚反潛導彈,以供自衛用。
全人類的隱患?
在臺風級核潛艇上,老船員都會對新兵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們的潛艇會悄無聲息地進入紐約港,他們能夠在潛望鏡中看看自由女神像,然後再自在地離開那裡,就像去郊遊一樣簡單。的確,這種巨大的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靈巧而易於操作,噪音非常小,難以被聲納所發現。
很久以來,人們認為前蘇聯遺留下來的核潛艇艦隊只是靜靜地停泊在各個秘密海軍港口,缺乏保養和維護,任憑歲月在外殼上留下鏽蝕的痕跡。
一些科學家也警告說,這些被廢棄的核潛艇隨時都可能造成核災難,是全人類的隱患。但事實很可能不是這樣。
俄羅斯武裝力量正受到經費、技術和外交等多方面問題的困擾,而且因魚雷爆炸引起的“庫爾斯克”號沉沒事件也使俄羅斯核潛艇
艦隊處於“颱風眼”中。因此,不願失去自己苦心經營多年才獲得的戰略地位的俄羅斯、讓6艘“颱風”級核潛艇中的3艘退出現役,從而得到必需的零配件來保證剩下的3艘處於良好的狀態,使之能服役至2015年。這些艦艇的設計壽命本身就達到了30年。
在水下潛航
颱風級核潛艇通常在北冰洋的水下航行,堅硬的外殼上覆蓋著厚達一米的冰層。它的船員也和它的外殼一樣堅強。在180名船員中,大約有20多名是士兵,其他的都是軍官和士官,平均年齡為25歲。在上艇之前,他們首先接受長達半年的訓練。他們當中有些人是第一次登上臺風級核潛艇。“每個人都必須有冷靜的頭腦和良好的自控能力,這是在潛艇上生存必不可少的品質。”魚雷艙指揮官亞歷山大?科洛什說。
許多人會認為,在無休無止的出海航行的日子裡,潛艇上的船員只能擁擠在狹小的空間中,像一個水下的沙丁魚罐頭。他們無法見到陽光,呼吸著混濁的空氣,依靠簡單的食物為生。他們的肌肉開始萎縮,神經變得遲鈍不過“颱風”級核潛艇可不是水下的監獄,它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舒適的潛艇。或許只有一艘潛艇比它更為舒適,那就是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中所描述的由尼摩船長駕駛的“鸚鵡螺”號。
在臺風級核潛艇上,每位船員擁有兩平方米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這就是他們的住艙。在一次可能長達好幾個月的水下潛航中,這裡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有的只是鐵一樣的生活規律:執勤4個小時,然後是8個小時的清潔、休息、訓練和睡覺的時間,然後再開始4個小時的執勤。在休息時間裡船員可以去艇上的游泳池、桑拿室、體操房或吸菸室,也可以躺在床上看戰爭小說。選擇去游泳池游泳的人需要有鐵一般的意志和體魄,因為在潛艇潛航時,游泳池的水溫只有4攝氏度。大部分人會選擇桑拿,然後到體操房鍛鍊、放鬆或是聊天。
唯一沒有休息時間的地方是廚房。在這裡,廚師24小時都在忙碌著,每天要為船員準備4餐。潛艇上的伙食絕對是一流的,每餐都有魚子醬、巧克力、魚乾和葡萄酒。在潛艇浮出水面航行的時候,船員還可以到甲板上釣魚,嚐嚐新鮮的海味。
“颱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排水量:水上23200噸,水下48000噸
規格:全長172。8米,全寬23。3米,吃水11米
武裝:SS…N…20彈道導彈20枚,每枚導彈有6至9個多目標彈頭獨立重返大氣載具(MI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