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小說:順明 作者:上網找工作

“原來是李大人,真是失敬!”

崇禎六年的二月,山東的青州府和兗州府交界的地方雖然還有小股的亂民活動,但是整個山東省卻是一片的歡騰,禍害山東登萊一帶快兩年的遼將孔有德帶著亂兵出海,這場叛亂終於是平定。

巡撫,布政使以及各級官佐紛紛上奏摺歌頌皇帝的聖德,自然說要沒有崇禎皇帝的指揮,不能有如此巨大的勝利。

在這種歡慶的氣氛下,萊州府膠州的一個小小的任命根本沒有什麼人注意到,軍戶李孟德才兼備,於衛所地方素有人望,鹽法大計乃是國之根本,命李孟為山東鹽政司駐膠州巡檢,即日上任。

整個薛家千戶所都是震動了,加入鹽竿子的那些人不說,就連其他的百戶,千戶都是送禮來表示敬意,靈山衛所的指揮使也是派人致意,雖說是個九品官,當年牟閻王的威風大家都是看在眼裡。

這李孟手下的人看著比指揮使的家丁親兵都要精銳,又有這麼一大塊鹽場出鹽,將來比牟閻王威風那是肯定的。

李孟也不含糊,在薛家千戶所西村擺下了流水席,大宴鄉親,只是運鹽隊和煮鹽隊的小夥子們雖然伙食質量大幅提高,卻不給上席的待遇,依舊是在海邊操練。

原本那些因為販運私鹽風險不敢加入的人家都是想過來做工,鹽田肯定是需要不少的人手,李孟來者不拒,都是收留了下來,同時原來在海邊還煮鹽做工的一百六十名煮鹽隊的小夥子每天的工作就只剩下練習。

三月初一,李孟去膠州城上任,眾人送出幾里也是‘依依不捨’的迴轉

這次李孟率領著鹽竿子們可是走的官道,這條官道的作用也就是聯通衛所,靈山鹽場和膠州城,買賣鹽都是走私鹽,衛所變農莊,這官道根本沒有什麼人來往,所以李孟和身後這一百五十名鹽竿子頗為的顯眼。

趙能是李孟身邊的那些人裡面唯一獲准上席喝酒的,走在路上還是有些晃盪,顯然是宿醉未醒,走出去幾里路看不到身後的人了,忍不住問李孟說道:

“李兄弟,哦,李大人,咱們帶這麼多人出來有這個必要嗎?”

跟在身後的鹽竿子排成五列,佇列練習儘管才進行了幾個月,已經是出效果了,一百五十人扛著竹竿肅然的走在路上,十分的整齊,李孟笑笑,反問趙能說道:

“記得前幾天那三個從前的鹽丁頭目過來嗎?”

趙能晃晃腦袋,有些疑惑的說道:

“我自然是記得,咱們不是讓他們自散去,不要這些禍害百姓的貨色嗎?”

李孟低聲的笑了起來,半響才開口說道:

“這些貨色除了禍害百姓之外沒有別的能耐,不幹鹽丁只能是去做盜匪,他們豈能願意,逢猛鎮和膠州城都有人給傳訊息來,最近在逢猛鎮聚了一百五十多人,說是要在這半路上截我。”

聽到這話的趙能渾身一個激靈,宿醉的酒意全變成冷汗發出來,急忙的問道:

“怎麼!?那咱們還走這條路!!”

李孟咬著牙笑道:

“無妨,聚在一起也是好事,免得以後還要一個個殺!”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跌宕起伏

這麼斬釘截鐵的話語,趙能先是在那裡發了會呆,然後跌跌撞撞的朝著路邊就跑,平日裡趙能也是鹽竿子的首領之一,此時卻朝著路邊跑,隊伍裡面頓時是有些譁然,站在其中的馬罡更是不屑的笑罵:

“見不得真章的孬”

後面的話被李孟一眼瞪了回去,李孟也是有些不舒服,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誰想到眾目睽睽之下,趙能跑到路邊的小河溝,撈起幾把冰涼刺骨的河水就抹在臉上,稀里呼嚕的把臉洗了一遍,又是顛顛的跑回來,一把把別人替他扛著的武器拿起來,開口埋怨李孟說道:

“怎麼不早說,現在腦袋還是暈乎乎的。”

李孟放聲大笑,用拳錘了下趙能的胸膛,這番舉動之後,有些第一次去打架的年輕人緊張的心情也都是消散,士氣反倒是高昂起來。

隊伍排列成一個長方形,李孟和趙能不像是尋常的隊伍一樣,即便是幾十個人,官銜高的也要站在首位,好像如若不然就不能彰顯起高位,李,趙二人都是站在隊伍之中長方形的兩個角上,也是揹著長兵器。

馬罡進入鹽竿子也有快兩個月的時間,到底是有過正規訓練的人,很快就是從煮鹽升到了運鹽的隊伍之中,他現在對鹽竿子的訓練方法死心塌地,這種簡捷有效的方式讓馬罡這種喜歡武藝和作戰的人如醉如痴,而且那些看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