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3 / 4)

小說:順明 作者:上網找工作

趕到。

這樣地腐壞局面。哪能說是天災。明明就是人禍。

朝廷的局面既然是改變不了,大局是日復一日的糜爛下去。李孟愈發的堅定了一個信念,自己要變強。只有自己變強了,膠州營變強了,才能去改變什麼。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八章 歸鄉悲喜劇

李孟回到膠州之後。所受到地歡迎遠遠的超過其他地方,李孟榮升山東總兵,每個膠州人都是感覺到榮耀,每個依附在膠州營身上生活地人都是感覺到高興。這完全是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

膠州知州吳文頌,膠州同知周揚,見到李孟按照官場的禮節已經是需要跪拜了,當然李孟和他們也不需要這個講究。

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派來道賀地使者,倒是比膠州營早到膠州了一段時間,這次派來的人卻是管家劉遷。這也算是老太監地心腹親信。和李孟見面之後,雙方都是客氣親熱,除了書信之外,劉福來還讓劉遷給帶來口信,大體是恭喜地意思。老太監對這位“侄兒”這麼快就成為了鎮守一省的總兵大將也是感覺到頗為的驚訝,但這個驚訝是其次的。劉福來在信上卻是催促李孟抓緊要個孩子。

那封信上完全是以一名長輩的語氣教育告誡,劉福來說自己也有不小地身家。李孟這邊偌大地基業,但李孟這邊至今也沒有個子嗣。連個傳承的人都是沒有,如此欣欣向榮的局面之中未免有些隱憂。

信上還勸誡李孟。而今也是朝廷的一等武將。身份地位都是足夠。夫妻恩愛是一回事。但身邊置辦姬妾伺候也是一個官風體面的問題,劉福來還提到。記得當日離開南京地時候。不是有兩名絕色女子隨行返回嗎,怎麼至今聽說李孟只有一名正秦,並沒有納妾。

看到這些,李孟還是有些尷尬。按說對方是個太監,對這類事情應該不關心才對。怎麼會在信上說地如此詳細。

實際上,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所說地這些並不是閨房私密。而是所謂男女倫常,後代傳承地大禮之事,而且說地的確是現實。李孟眼下在山東的獨立王國。沒有繼承人地話,膠州營系統內地人都是擔心。萬一李孟有什麼不測,這一切就會立刻煙消雲散。

不過李孟是現代人的思想。壓力又大。對這方面考慮的不多。下面地人又多是沒有成家的年輕人。也很少想到。能想到這一點的大多是文官。地位比較低是一方面。二來是接觸的機會也是太少。

這次就是鎮守太監劉福來不說這個。下面地周揚和寧乾貴也要主動來提這個建議了。李孟看到這封信之後。開始覺得尷尬。接著覺得有些好笑,不過仔細想,卻真是身以為然。在什麼時代就要做什麼時代的事情。看來自己也該抓緊要個孩子。

實際上李孟不知道,在東昌府地顏知府夫婦,也給自己的女兒來了一封私信。這封信上一是說明自己夫妻兩人平安無事。二來是委婉的提出了批評,說是雙方成婚這麼長時間,為什麼沒有子嗣地訊息,作為正秦主婦,這也是顏若然的失責。

如今地李孟可算是榮華富貴了。一省的正印總兵已然是數得著地大將,即便是朝廷中樞有人不太待見,將來做為總兵夫人地顏若然得到朝廷的封賞誥命也是板上釘釘地事情,勸告自己的女兒要大度些。不要干涉李孟和其餘幾個女子地親近,主動地給李孟置辦姬妾侍女。

顏知府開始對李孟這武人深惡痛絕。可後來女兒還是被李孟軟硬兼施的娶了過去。可惜著這個女婿地幫襯。毫無背景地他一路高升。從知州坐上了知府,這個知府即便是各兵備道和省裡的布政使司也要客客氣氣地對待心態已經是些許地變化了。

等到這次韃子大軍從臨清州突入山東。最近距離聊城也就是百餘里,在城頭甚至都能看大隊人馬揚起地塵土,那時候顏知府也是覺得自己大限將至,恐怕也要與城共亡了。

好在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總算是讓人鬆了一口氣。不過這些卻讓這顏知府想起當日李孟在他面前說得話:

“如今這亂世。若沒有武人地刀槍,哪裡有太平安寧”

至此對自己這女婿的印象完全地改觀。而且也是想明白了,自己就這一個女兒。李孟又是個孤兒。將來夫婦二人到底是靠誰來贍養,還不是靠李孟和顏若然小兩口孝敬養老,再怎麼厭惡都是一家人啊。從這開始顏知府開始替李孟來操心。

在和膠州營親近地人之中。膠州知州吳文頌心中卻不那麼高興,他倒不是因為李孟如何而生氣。而是懊悔自責。

吳文頌來膠州做同知,到膠州知州這個位置。很大部分是因為劉福來在京師做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