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各個旗。各個民族之間互相有很大地不同。很難融合在一起。
儘管努爾哈赤把把自己地兒子、侄子都給安排在各旗旗主地位置上。但這些子侄更多地情況下。都是為自己旗來爭取利益。因為他們也知道。這些旗儘管裡面並不是建州女真。可卻是自己地勢力。
皇太極從登基到駕崩,當年的三大貝勒,死的死,服軟的服軟,其餘的小兄弟之中,辦事忠謹用心、得體圓滿,符合皇太極要求的人並不多,女真畢竟只是個未脫野蠻的民族,結果皇太極一直是覺得可用的人太少。
在皇族之中,反倒是和皇太極仇恨最深的多爾袞做事最為出色,或許是這多爾袞漢化的程度比較深,做事習慣用腦子,又處處的恭謹聽話,所以皇太極也是極為的器重與他,並且出於制衡兩紅旗、鑲藍旗,這些根深蒂固,傳承以久的老勢力,反倒是大力的抬舉多爾袞的地位。
畢竟兩紅旗的旗主禮親王代善、鑲藍旗的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他們地位名義上皇帝的授予,實際上是父子、兄弟的傳承,自成勢力,根本不會領皇帝什麼情,反倒是多爾袞在一開始被自己壓制的厲害。
後期慢慢抬舉起來,想必這多爾袞會受自己的控制,並且聽話好用,在皇太極執政中期的時候,睿親王多爾袞已經是諸親王之首,統領兩白旗。多鐸和阿濟格都算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多爾袞又是多謀善斷,兩白旗也是不斷的壯大起來。
面對這樣的局面,皇太極也是後悔自己的做法讓多爾袞和兩白旗的勢力愈發的膨脹,一步步的到了尾大不掉的情勢。
幾次想要下手對付兩白旗多爾袞兄弟,可多爾袞勢力龐大,地位提高,行事作風卻愈發的恭謹恭敬,差事做的也好,而且各旗的親貴,甚至是兩黃旗的年輕親貴們,也都是願意和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