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宋時行 作者:標點

第二章提到玉尹如今的年齡是22歲,他生於1102年,比岳飛大一歲。玉尹管燕奴叫“九兒姐”,姑且認為燕奴比玉尹大,且大一歲,那麼燕奴如今就是23歲。她仍忘不了8歲那年,結識了岳飛,由此推算那時岳飛也才6歲。大約是在14歲,跟隨周侗學藝,並引得燕奴的青睞。

人都喜歡八卦,周燕奴和玉尹結婚一載,仍是處子之身,不由得讓人遐想連篇:這時岳飛也不過21歲,即便娶了親也還年輕,難道燕奴還存了心思,想要等小乙先熬受不住,主動休了自己,再去尋心上人?

我認為不是這樣。其實要理解燕奴的心情很簡單,我們可以參照潘金蓮。潘金蓮後來不守fù道,燕奴當然不會;但潘金蓮前期還是很用心的伺候武大郎的,每日早起幫武大做炊餅,家務活幹的也都爽利。但我們看水滸,都能看出她的不甘心!憑藉她的美貌,武松才是她的菜,若非出身不好,又怎能yīn錯陽差嫁給武大?所以她才會寂寞,會幻想,我們甚至可以邪惡的想,潘金蓮和武大行“周公之禮”的時候,心中也多半是委曲的,難以滿足的!

同此理,燕奴嫁給了小乙這樣一個她不喜歡的人,偏偏之前她還喜歡上了更為英俊神武的“高帥富”岳飛,如此落差,可見燕奴心中是委曲、怨恨和不甘心的。偏偏她又不是潘金蓮那般水xìng楊花的女子,所以只能忍受寂寞和痛苦,默默支撐這個搖搖yù墜的家。這也就解釋了燕奴為什麼對小乙冷言冷語,不肯委身,因為她怒其不爭啊!

下面我們來看看,300貫負債,對於小乙家究竟有多大的壓力?

引用一段文章《宋朝的人一天花多少?》轉自長安源歷史站

宋朝的報紙---朝報應該也就幾文錢吧?這倒是和現在的報紙的價錢差不多。不過宋朝報紙篇幅很小,就一頁,也沒有廣告夾葉,簡直就是傳單麼。活字印刷最早被運用在報紙上,而非書籍,至今留下來的實物中,活字印刷的書籍非常非常的少。

穿也不便宜,氈帽官靴都論貫計價。有個笑話說:兩個宰相見面、一個問另一個靴子多少錢,結果那個人提起腳說一貫。結果問話的覺得自己買虧了,罵了部下一頓,說為什麼辦事不力比別人貴了一倍。結果對方等他罵完了,舉起另一隻腳說:此亦一貫。一貫就是1000文。

三言兩拍裡有一則,講到北宋東京的官靴鋪子製作的官靴,確實就是幾貫的價錢。有意思的是這家鋪子將自己的銘牌縫在了靴沿裡,應該是名家。

宋朝的書非常貴,每葉紙4文。想想現在的書100頁才1元錢上下,雖然灑家覺得書籍的價格現在也被低估;但是不贊成和宋書做1比1的匯率。宋書需要找人刻板,工匠的價格也很高。如果不願意找刻工刻,也可以問別人借這張板,自己出油墨錢,所以算下來這4文錢毛利率才百分之二三十而已。一卷書總要好幾百塊。這樣大家該賠付歐陽修自稱六一居士,其中的一個“一”居然是藏書一萬卷意味著什麼了。

用大米的價格來計算,宋人的食品價格明顯偏高。原因也很清楚:中國現在的農副產品價格偏低。如此得出北宋時候1000錢在現在只值300元左右,sī下里覺得現下的農產品的價格倒是可以翻三倍。所以灑家心中的宋錢約略和當下的幣值比率為1比1。

北宋呂夷簡當幕僚時,每月工資5貫800文,假設也就是5800塊錢的話,1000給了母親大人,1000給了太太,800做各種禮金,剩下的3000塊日用,每天100個錢多了就放在竹筒裡,竹筒多了就拿來同事間請客“上下欣然,無不足之sè”。

蘇東坡在黃州時,“廩入即絕、人口不少、sī甚憂之。但痛自節儉”,每月初取錢4貫500文,也就是說一天150塊。要知道東坡還帶著好幾個家妓呢。即便如此,他也有一個竹筒,用來積累每日多出來的錢;不要小看這幾個錢,東坡先生就是用這150塊錢發掘出了東坡肉。黃州豬肉價格賤如糞土,有錢人不屑吃,沒錢人不知道做法,蘇東坡就買來小火慢煮爛了吃。

要知道東京汴梁的豬肉不便宜,幾十文一斤。也是這個蘇東坡,跟一個肥胖的同僚開玩笑說他像屠戶,並說用30文錢買4兩肉來,算來一斤十六兩需要120塊----但這應該是指【熟食】。

屠戶早上是在切生肉,腥穢難聞;但是一到下午、那些肉都做熟了或者醃臘好了,又肉香撲鼻了。所謂過屠門而大嚼,就是說能夠抵擋得住這樣的肉香的引yòu,因而產生的滿足感。

文章得出結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