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壓低聲音,“請轉告馬娘子,讓她多小心她家那個上行首。”
“呃?”
李清照愣了一下,旋即眸光一閃,“你是說”
“李秀才雖然死了,但他來開封府一載,卻有不少勾當。
我知道幾個名字,若李娘子有能力,不妨代為調查一番,免得將來鬧出什麼禍事。
另外,李秀才家的小娘子,與他並無干係,還請李娘子幫忙,多多照拂。”
李清照點了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玉尹這才放下心來,在下人攙扶下,來到馬車旁邊。
突然,他又停下了腳步,回身輕聲道:“李娘子,可否與小乙知,究竟是哪個救了我?”
李清照笑了笑,上前在玉尹耳邊低聲說出了趙福金的名字。
“茂德帝姬而今就在我府中,只是不太方便露面。
她託付我轉告小乙,此去杭州,當和光同塵,且不可以再意氣用事,招惹是非。”
腦海中,驟然浮現出那張絕美的面容。
玉尹咬著嘴唇,沉吟一下道:“請轉告茂德帝姬,便說小乙定會記下她的叮囑。”
李清照笑著點點頭,“快上車吧。”
玉尹不再贅言,在下人的攙扶下,登上馬車。
趙九朝李清照微微欠了一下身,而後揚鞭催馬,口中一個呼哨,馬車碾碎了清晨路面上的堅冰,緩緩駛出小巷。
李清照站在門階上,目送馬車遠去。
不知為何,這心裡卻多了分惆悵之情
與此同時,在李府庭院中的一座樓閣上,趙福金扶著窗臺向外眺望。站在她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那馬車從小巷中駛出,循著清冷長街,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臉上,閃過一抹苦色。
玉尹這一走,怕這開封府內,會清靜許多。
只是趙福金卻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心裡面空落落,好像失去了什麼。
杭州嗎?
趙福金嘆了口氣。
離開京師,對於小乙你而言,也許是一樁好事。
只是你走便走了,為何又留下這許多麻煩來呢?李觀魚,李觀魚趙福金喃喃自語良久,突然沉聲喝道:“曾擇何在?”
“奴婢在!”
從門外,走進來一個矮胖無須男子,正是八月十五那天,帶玉尹前去見趙福金的那個太監。
“曾老公,你去打聽一下,前日死在秀才巷的那個李秀才,是何時來到京師,都見過什麼人,去過什麼地方給我打聽仔細,且不需走漏風聲,你可聽得清楚。”
曾擇忙道:“奴婢明白。”
“去吧!”
趙福金揮手,示意曾擇退下。
她閉上眼,靠在窗戶欄杆上,許久之後,又是一聲幽幽嘆息
第231章 局
宣和六年十二月末,北方大地己是銀裝素裹。
古城杭州,籠罩在悽風冷雨中,雖沒有滿天飄揚的雪花,卻又寒氣逼人。人們總說,北方的冬天比南方的冬天冷。可實際上,若真來到了南方,便知道南方的冬天,遠比北方更加難耐。開刮城的冬天,朔風罡烈,但只是撲面而過:可杭州的冬天,卻是化骨柔,那細柔的風順著衣服領子滲透入體內,令人更感寒冷。
正堂上,擺放著一個火爐,火爐裡炭火熊熊。
李梲抿了一口老酒,捻起一粒苗香豆放進嘴裡,閉上眼睛咀嚼品味。
堂下,幾名文士正襟危坐,誰也沒有開口。他們看著李榆,等待著李榆的發問。
這幾人,確是李榆的幕僚。
“那廝,在做什麼?”
李梲突然開口,顯得有些沒頭沒腦。
他年約四旬,生的儀表堂堂,略顯清癭,透出一股子文士的風雅之氣。說話時帶著些開封官話的口音,卻又有一絲吳依軟語的輕柔。劍眉,朗目,頜下長鬚。
一身青色長衫,更顯溫文儒雅之色,只是眉宇間卻透著一絲陰鷙。
幕僚當然明白李桅的話中之意,其中一人忙起身道:“回府尊話,那玉都監似乎身子不好,到了杭州以後,也未曾前往軍營巡視,只在草料場附近找了一所宅子,便閉門不出。倒是他那兩個幕僚,活動頗為頻繁,時常會結伴在城中走動。”
李梲眉頭一蹙,自言自語道:“身子不好嗎?”
腦海中,旋即浮現出一張蠟黃,帶著病色的面容。
太子曾派人送信,言這玉小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