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頓時有些同情,看趙不尤的目光,與先前也有了不同。
“可是邢侯加入應奉局,官家便可以同意?”
趙不尤冷笑道:“小乙當這應奉局是什麼?不過是為官家尋歡作樂,斂財的渠道而已。
伱這應奉局兵仗,官家根本不會在意,說罷黜就會罷黜,甚至不需透過樞密院同意。我若加入禁軍、廂軍、土軍、藩軍,官家都不會高興。可若我加入這應奉局,於官家而言卻是最為安全。這本就是個嬉鬧之舉。在他看來,又算得甚事?”
玉尹沉默了!
沒錯,應奉局這塊牌子,著實算不得什麼,說穿了就是官家嬉鬧之舉。
不過若非這樣,恐怕這應奉局都監之職,也不會落到玉尹頭上。
趙不尤道:“我自幼拜名師,習武練功。苦讀兵書戰策。卻從未有機會領兵cāo練。
反正伱這應奉局差事,左右也是個樣子,我便是加入了。官家又怎會在意?與我而言,此生或許沒有機會上得疆場,也只能藉此機會。來檢驗一下自家所學”
玉尹畢竟不是正經的宋史研究者。
若他真用心研究過宋史,說不得對趙不尤這個名字,會有所瞭解。
歷史上,趙不尤在靖康之難的時候,與河北義士王明招募義兵,與金人轉戰河南河北,各路豪強莫不避其鋒芒,言:此小使君也。言下之意,便是把趙不尤看作三國時期的劉皇叔。也正因此。高宗即位之後,趙不尤才得了個武奕郎的職位,從岳飛平楊么之亂。岳飛死後,秦檜奪趙不尤兵權,命他鎮守橫州,直至過世。
趙不尤之子趙善悉,後進士登第。累官至敷文閣直學士,兩浙轉運副使。
當然了,至那時,趙構已經死了,自孝宗起。南宋皇帝全都是太祖一脈,也才有了趙不尤之子的崛起。否則的話。便是再有本事,也輪不到他太祖一脈成事
玉尹有些心動。
他而今缺的就是人才,特別是練兵的人才。
原本打算救出武松之後,讓武松來幫忙,但武松傷情嚴重,便是康復了也難派上用場。
除武松之外,龐萬chūn也能練兵。
可隨著關勝到來,官軍遲早會圍剿莫干山,玉尹可不想龐萬chūn和關勝再來一場龍虎鬥。
唯有讓他北上,才是龐萬chūn的出頭機會。
只是
玉尹非常鬱悶的發現,自己百般算計,到頭來還是缺少練兵的幫手。
如果趙不尤有真本事的話,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作為玉尹,自然不排斥趙不尤的到來,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