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衝擊力,令曹寧胯下戰馬也有些吃受不起,希聿聿長嘶一聲,踏踏踏後退三步。
也就是這三步後退,使得玉尹這一刀無功而返,二馬錯蹬而過。
不過,玉尹卻沒有回身再去理睬曹寧,輪刀便衝進金軍陣中。大刀上下翻飛,刀光閃動。伴隨著玉尹一聲聲如同獅子般的咆哮聲,人馬所過之處,只見是血肉橫飛。
曹寧見狀也是大驚失色,剛要撥轉馬頭,卻聽得有人高聲喝道:“三姓家奴,還不受死。”
三姓家奴這個說法,是在明代以後,三國演義出現才流傳開來。
何元慶也是偶然間從玉尹口中聽得這個詞,而今用在曹寧身上,倒也不算過分。
曹寧本姓曹,之前效力於老趙官家,而今卻投降了女真人。
這三姓家奴之稱,確也恰如其分。
曹寧聞聽先是一怔,旋即勃然大怒。
他正要開口,何元慶已經到了跟前,一雙八寶梅花亮銀錘一式泰山壓頂,嗡的便砸落下來。曹寧忙舉槍相迎,又是鐺的巨響。把個亮銀錘上夾帶的巨力,震得曹寧耳鳴目眩。一杆大槍,被砸的彎成了弓,胯下戰馬更一聲慘嘶,噗通便倒在地上。
曹寧被戰馬從馬背上掀翻下來,摔得頭暈眼花。
他忙掙扎著從地上爬起,卻見一員大將手持大槍,已到了近前。
“三姓家奴,拿命來!”
第276章 郭橋鎮(四)
曹榮終究老了!
四十多歲的年紀,若保養得當倒還好,可惜曹榮卻是聲色犬馬,早被酒色淘空了身子,不復當年之勇。
之所以為先鋒軍,說穿了是為曹寧未來謀劃。
他老了,靠著郭藥師在完顏宗望跟前的寵信,曹榮足以安享天年。便做一個無權無勢的富家翁,也未嘗不可。但曹寧還年輕,既然已歸降金人,總要站穩腳跟才是。否則的話,一旦郭藥師失了寵信,曹寧又該何去何從?若沒個功勳在身,很快便會淘汰。
也正是因為這樣,曹榮才決定拼這一回。
他對宋軍的情況非常瞭解,甚至比郭藥師還清楚。
對宋軍的戰鬥力,以及那些官員的膽略,曹榮心知肚明。他知道,只要不打到開封城下,便不會遭遇太過強烈的抵抗。所以,從一開始曹榮的目標便是廣濟河南岸。
渡河成功,便是首功一件。
太過冒進的話,並非一樁好事
也正是這原因,曹榮才不願那麼急切的推進。攻佔封丘,兵不刃血;謀取期城,同樣不費吹灰之力。在曹榮看來,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功勳,何樂而不為?
可是,曹寧卻不這麼想!
他想要儘快攻佔廣濟河,奪取廣濟河渡口。
曹榮一開始並不太同意曹寧如此冒進,在他看來,不用一兵一卒攻佔期城,之後再向廣濟河推進才是正途。這樣子的話。部曲不但可以獲得充足的休整時間,便是對郭橋鎮也能製造足夠的威懾。他很清楚,這個時候郭橋鎮必然亂成一團。
但曹寧勸說道:“父親何必如此小心,便是現在奪取郭橋鎮,也當不得大事。
只看封丘守軍便知宋軍狀況,若拖延的久了,待宋軍緩過氣來。再渡河攻擊怕要費不少周折。有道是兵貴神速,孩兒願率本部人馬,攻取廣濟河。把那首功拿下。”
曹寧的話,也有道理。
於是在三思之後,曹榮便同意了曹寧的主意。
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期城幾乎是一座空城,根本不費一兵一卒便被他拿下。想來郭橋鎮的情況,和期城相差不大,所以曹榮在拿下期城之後,便早早的睡下了。
只是,這一覺似乎睡得不太安穩。
也不知是什麼緣故,噩夢連連,到子時他啊的一聲大叫,翻身從床上坐起,額頭冷汗淋淋。
怎麼回事?
曹寧心中疑惑不解!
他喘了口氣。披衣從床上下地,用冷水洗了一把臉,整個人一下子變得清醒許多。
邁步走出房間,卻見一輪皎月高懸,把清冷的月光灑落人間。
這是期城縣令的府衙。小小庭院中,彷彿籠罩一層白霜,給人一種冷幽的感受
曹榮在門廊上站立良久,突然喝道:“來人!”
“小底在。”
“少爺可有訊息傳來?”
那守在庭院中的親隨連忙道:“回將軍的話,少爺還沒訊息傳來依著少爺的行軍速度,這時候應該已經拿下郭橋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