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二章 臺灣快運
日本在臺灣最重要的兩個陸軍航空兵基地就是臺南的嘉義和臺北的新竹,兩者遙相呼應,互為犄角之勢,因此,當嘉義機場被謝長風的臺灣軍團徹底破壞之後,新竹基地就顯得勢單力薄,難以獨自擔當控制檯灣海峽重任。此時海軍航空兵正在集中全力轟炸大後方,無暇顧及這裡,於是控制海峽,封鎖福建沿海的任務就落在三艘驅逐艦和兩艘護衛艦的身上。但是,航母被炸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日本海軍的心頭,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艦艇編隊始終在臺灣海峽北端,距離基隆港大約五十海里遠的海面上游弋,只靠兩架水上飛機監視十九路軍的動靜。 面對日益懈怠的日軍,孫百里理所當然地加快了增援臺灣軍團的行動步伐。 10月中旬,代號為‘臺灣快運’的增援計劃正式出爐,該計劃準備出動五十艘漁船、十艘快艇、兩艘運輸艦,把臺灣軍團急需的武器彈藥和藥品運送過去,為了保障整個計劃的順利進行,十九路軍將出動幾乎全部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進行掩護,順便摧毀臺灣日軍在臺南的據點。 11月底,福建政府從美國購買回來的八十架戰鬥機和二十架俯衝轟炸機全部運抵,以陳志航大隊長為首的空軍健兒,為了早日投入戰鬥,把原定兩個月的熟悉時間縮短到兩個星期,迅速完成了‘臺灣快運’計劃至關重要的一環。 1940年12月20日上午六點整,十二架轟炸機從龍巖機場起飛,然後在脫離福建領空之前與從福州機場起飛的二十八架戰鬥機匯合,在四千米的高空上掠過,風馳電掣地撲向日軍新竹空軍基地,稍後,另外八架轟炸機也迅速升空,在十二架戰鬥機的護衛下向澎湖列島衝去。 空軍大隊長陳志航親自駕機參加第一攻擊波,他回頭環視著由自己率領的令人生畏的龐大機群,心情非常激動。雖然看不到全部飛機,但映入眼簾的一部分足以使他確信,一切都已準備就緒。緊隨其後,穿行在波濤起伏的雲海之間的,是十九架P…35戰鬥機,為了最大限度增加對地面目標的打擊力度,每架戰鬥機的機腹下面都懸掛了四枚五十公斤的炸彈。在戰鬥機群右側略下方,是十二架‘無畏式’一型俯衝轟炸機,機腹正下方懸掛著一枚重達八百公斤的重磅炸彈,兩側的機翼下還額外攜帶兩枚五十公斤重的小炸彈。 ‘無畏式’轟炸機是道格拉斯公司專門為美國海軍開發設計的艦載轟炸機,這種飛機的最初型號還有一些缺點需要解決,這些缺點主要在於缺乏防護和航程不足:其座艙和油箱沒有相應的裝甲保護;分裝在四個油箱裡的795 升汽油使飛機的作戰航程無法超過1666公里,考慮到飛機編隊和降落所需的時間和預留備用燃料的需要,其作戰半徑只有370公里,這些缺點對於一支以日本海軍為對手,準備爭奪太平洋霸權的海軍而言,無疑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對於只滿足本土防禦的十九路軍來說,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毛病,故而,正當道格拉斯公司正在為已經生產出來的六十架飛機的銷路發愁的時候,福建政府的代表主動登門拜訪,從而以非常低的價格買下了其中的二十架。 臺灣海峽上空,陳志航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這時候腳下的雲層突然變得稀薄起來,透過雲隙,他看到下面出現了一道白線,那正是臺灣北部的海岸線。機群飛到臺灣中部的彰化上空,緩慢降低高度,然後向左轉向,沿著西海岸向北飛行。沒過多久,新竹機場就清晰地展現在陳志航眼前,這時候,機場的跑道上面整齊地停放著二十多架‘九六’式戰鬥機,為數不多的地勤人員正在爬上爬下地進行檢修,在兵營前面的空地上,大約兩百名士兵端著明晃晃的刺刀進行拼刺訓練。 這時候,從最前面的轟炸機裡面發射出一顆訊號彈,十二架轟炸機開始向下滑翔,與此同時,陳志航率領的戰鬥機群加速向前,控制領空。 兩架轟炸機呼嘯著俯衝下去,在接近最低點的瞬間把三枚炸彈同時丟了下去,然後迅速拉昇,在空中等待加入第二次攻擊。十二架轟炸機從容不迫地依次俯衝、投彈,再拉昇。三十六枚炸彈把整個機場全部籠罩在硝煙之中,在驚天動地、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中,跑道上面的戰鬥機被炸得四分五裂,金屬的碎片被爆炸掀起的氣浪甩出去百餘米遠,忙碌著的地勤人員躲閃不及,全部被炸得粉身碎骨。正在訓練的日軍大部分被烈火和濃煙吞噬掉,僥倖脫逃的立即四散奔逃,儘快脫離這個是非之地。 刺耳的警報聲終於響了起來,機場四周的山峰上面響起稀稀落落的高射機槍射擊聲,中間不時夾雜著高炮的鳴叫聲。幾十名飛行員衝出營房,本來打算強行起飛,與襲擊者決一死戰,可是卻悲哀地發現,自己的武器已經被摧毀無遺。 當最後一架轟炸機投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