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軍副將,現在也已經垂垂老矣。王仁彬先生留美回來,現在也支撐著身體勉強工作,我不能夠放棄這個原則。”張春很誠懇。

宋教仁嘆了口氣。不說話。

王麟倒是很欣賞地道:“早就聽說張大人是調查教授,學以致用,這是辦學的根本。不過也請理解宋校長,民國初建,頗多不容易。”

張春點頭:“謝謝王校長,這也是我的辦學的宗旨。”

“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宋教仁長嘆了一口氣道:“難怪季雨霖狀告你,也被黃總長壓下來,黃總長對這裡希望頗高,我也不能不給支援。留日留美的學生,你先挑。不過你也要給我幾分面子,看你的這架勢,我的教授就都沒了。”

張春呵呵笑了。

江漢大學選址在督署旁邊原來的一所法科學校。張春和麗質隨著宋教仁到了武昌後,就在江漢大學裡面的一所小別墅裡面住下來,這是原來校長的住所。陪同來的有春丫和朱小芳和一個叫做譚玲的留日學生,她現在化學所當研究員。朱小芳這個漂亮的洋娃娃近幾年成了熟練的外交專家了。

清子也隨同一起到了武昌,不過劉鐵已經帶著部隊前往宜昌一線抵抗出川的川軍。劉英劉鐵被分開在兩個地方,而且都是最前線。

宋教仁對江漢大學希望很高,請張春來一方面是因為如果江漢大學成立,張春就是江漢大學農學院院長,另一方面也是想張春過來講學幾天。宋教仁性格也許過分剛烈,但是做事卻極為認真,直接住在辦公室裡,工作日夜不停。

來的江漢大學任職的留日留美生挺多,還有宋教仁請回來的日籍和美籍教員。

張春和麗質的英語和德語都很流利,但是日語不行,所以譚玲是翻譯。朱小芳年紀雖然小,但是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都說得十分流暢,這和她活波,喜歡與人交流有關,他把幾個洋娃娃的語言家底全部集中在了自己身上。

四個人徹底把哪些請來的教員鎮住了,因為這完全是美國和日本高等學府教授的水平和架勢。

張春來武昌還有一個任務是為農學院聘請教授。

對這幾個教員,張春還比較客氣,直接送走了。對剛留學回來的學生就沒有那麼客氣。問的問題都非常專業。然後嘆了口氣問他們有沒有興趣到農學院進修。顯然他麼沒有當教授的資格。

王麟在旁邊只有苦笑。別人本來就是高等學堂出來的好不好。

江漢大學來了兩個非常厲害的教授的訊息在武漢學界飛傳。中華大學的陳時特地拜見,不過他現在有能力辦的是中學部和小學部,正在籌建大學部。他是一個法學學士,有點話不投機的樣子。

張春答應在江漢大學和中華大學各講三堂課。

在江漢大學主要講的是水稻田環境研究、農家堆肥微生物環境研究,食用菌落生長介質環境。譚玲補講棉籽榨油中棉酚的化學特性與危害。

在中華大學講的都是《農村問題》裡的內容。第一場講的就是中國土地改革史,第二場是中國農村人群結構分析,第三場講的是農村組織與村民自治。

江漢大學聽課的都是原本是用來當老師的留學生和教師。一場課一下,能夠理解的人並不多。但是反響很大,因為張春毫不掩飾對西方學術的鄙視。

但是真正引起震動的是在中華大學的演講,因為他用詳細的資料和資料展示了中國農村貧困差距與土地兼併帶來的悲慘景象,並提出了其不合理性和造成的原因。不過人們最期待的第三課僅是講了農村組織結構的歷史演變和保甲制度,略微提了一下自治並不能解決農村問題,因為保甲制度實際上也是自治的一種方式。解決辦法卻沒有說。

江漢大學是沒有印發講義的,張春說自己的這些研究很大程度上屬於國家機密,能聽進去多少算多少,而且張春也沒有講得很清楚。印發講義是不可能。

農村問題的三個講義卻是印發給了有興趣的人。

張春不顧老師和學生們的不滿,彎腰謝禮。回到了中華大學。

劉英和宋教仁也參加了聽講。

原來在前線力主北伐,黎元洪又把他調回武昌,任都督府高等顧問,明升暗降了。劉英聽說張春在中華大學演講,所以和宋教仁一起跟了回來。

回到住處,在客廳落座後,宋教仁問:“張先生話猶未盡,關於土地兼併,不知道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張春笑道:“孫先生已經提出過了,就是土地國有化,只差怎麼實行而已。”

宋教仁一笑:“總統提是因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