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行,效果差點。”張秀一副理所讓然的樣子。

張春呵呵笑:“顧先生,別理她們,別人是書呆子,她們是藥呆子。”

顧文寬嘆了口氣:“利濟醫院經營了幾十年,虧損上千金,你們這樣恐怕經營不下去。”

張秀不屑地說:“怎麼會,你看我這裡的藥都很便宜,不值幾個錢,但是效果很好啊,什麼病你都用人參什麼的,虧了你該。至於我這裡的儀器裝置,我們自己設計,自己造的。嘻嘻。”

麗質笑:“自己造不要錢啊,春哥哥替你們付的,半個學院圍著你轉呢。學院每年要吃多少銀子。”

張春打斷了麗質的吐槽,笑著說:“醫院就這樣了,以後顧先生就是院長,秀姐姐協助。這個十年間有了十多個有經驗的醫生,二十多個研究人員,十多個護士,學生少了點。學院今年沒有增加多少學生,明年上來的也不多,分到醫院的可能很少。就麻煩兩位了。具體情況,住宿安排秀姐姐你看著辦。”

顧文寬還沒有從自己的思緒中走出來,看著桌子上單子說:“要是讓先生們看到這些就好了。”

張春也不理他,和麗質柳慧下樓。

南街的人不算多,醫院的人算是最多的了,大部分都是從外面乘船過來的。東街,現在已經熙熙攘攘,很多山民都是雁門口來的,見到張春都叫張先生好。還有很大一部分山民是從石女山北部和雲嶺來的。甚至有人用揹簍揹著豬過來。揹著弓箭,挑著獵物的獵人更加多。

東街南邊是各商家的商鋪,北邊靠河是一溜小攤點。

過了橋,還能看見沿著南河來往的人。進學院的路上有一個簡易的大門,兩個教導隊的隊員站崗。背上背的已經是半自動步槍了。慄木做的槍身和槍托很漂亮,槍管黝黑髮亮。扳機彈夾也很精緻。子彈口徑應該個後世差不多,也是十發彈夾。光這個紫銅就花了不少錢。

徐振鵬顯然打馬虎眼了,他只說老兵都裝配齊了。顯然是把教導隊的兵也算是老兵。

走進學堂,就看見路邊的水稻地裡幾乎過一段就有一個木牌,上面寫著品種名稱和特點。有些植株上還用小布條做了記號。有些學生在稻田裡除草和觀察。星星點點,三五成群。

農學堂學農業的孩子佔了大半,畢竟他們都是農民的孩子。

從這裡可以看到河邊巨大的墳堆和兩株兩人也抱不過來的楓楊。

通向農學堂的路修得筆直。

護城河邊都栽了柳樹。教導隊的訓練場開放著。不過只有一個班的隊員在訓練。教導隊的宿舍和教學樓合為一體,兩層建築。還有一個三層的崗樓。上面一個哨兵在放哨。

從南門進去,上了十多個臺階,眼前就是農學堂的建築群。

徐振鵬再次“徇私”,這傢伙藉著修建汙水處理廠和新學堂的機會,把農學堂了建設了一遍。也難怪銀子花得那麼快。

三層教學樓,三層實驗樓,三層教職樓,直接把學院的地盤佔了三分之一。學堂裡有電,但是這麼大的建築,只有三百多人,他也不怕��幕擰�

整個建築群的汙水排到了北門的兩個大沼氣池裡面,沼氣發電站和供暖設施都在那裡。

張春突然想起來,徐振鵬這傢伙是造船的,難怪這裡的環境這麼怪異和熟悉。

第三十一章 規範學制

“張先生好。”,一個個問好的聲音,讓張春的心情好起來。

不過這是不是太頻繁了一點。

走進大樓前突然抬頭看了一下,發現樓上樓下屋裡的孩子們都跑了出來,站在陽臺上。

樓道的臺階欄杆上也趴著學生。

徐振鵬早一步帶著人過來,這會兒卻沒出來迎接,看來似乎把人帶到兵器局那邊去了。

同學們的異常舉動,終於驚動了還在做實驗的王自立。

另一側的周欣也跑了出來。就看見張春和麗質、柳慧走上來。

周欣在二樓,帶著一雙眼鏡,笑著迎過來:“不是說帶人過來,老徐呢?”

正說話的時候,徐振鵬帶著楊瑜和何其華兄妹走進來。

二樓的小學術廳裡坐滿了人。

原本只是徐振鵬幾個人開一個小會,沒想到,一些學生陸續走進來。原來學堂的學術廳是可以隨便進的。

“我看了徐校長給我的報告。對了,現在徐校長不是副校長了,我需要讓賢。現在我和麗質只是學校的普通老師。徐校長給我的報告具體內容一會兒細說。我想說說朝廷頒佈的關於辦學的條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