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和顧明一起走在會學院的橋上。
“王家和李家為了保自己,居然掘開了河堤,周湖一代汪洋一片,好在那裡除了湖匪,沒有多少人。”
“湖匪也是人,湖區絕收,湖匪就算不死人,也會外出搶劫。這次李明毅怎麼出此敗招?”張春問道。
“掘開河堤不是劉英和李明毅的主意。”顧明看著在前面抱著報紙飛跑的兩個小女孩。
“不是他們的主意,恐怕也是默許了。張晉福進剿的部隊怎麼樣。”
“淹死了一些人,不過張晉福原本只是做個模樣,所以損失不大。劉英派人送來了一封信。”顧明冷笑了一下。
“喔。”張春能猜得中心中寫些什麼所以也沒問,而是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聽說劉鐵回來了,一起來的還有一些日本武士。”
顧明臉色更加冷:“劉鐵為人直爽,不過他的夫人是日本皇族,帶來的武師最近傳來了不太好的訊息,一些小股的湖匪被滅了,日本武士的傑作,沒有活口。”
“刀傷怎樣?”
“日本人用長刀和短刀,長刀斷頭,短刀切腹。”顧明沒有說現場有多麼慘烈,但是隻這兩句話就讓張春皺起了眉頭。
顧明接著說:“劉英在拖船埠開了一家醫館,日本人的醫師,用的是中國醫術,不過說是真正的張仲景傷寒論裡的醫術。”
“效果怎麼樣?”張春的眉頭更緊了。
“不錯。”顧明回答很簡單,但是語氣不太好。
停了一下,顧明說:“這位醫師也是日本武士中最強的一個,柳川氏。有傳言說自稱東來達摩。”
“訊息傳到了什麼地步?”張春有些緊張了。
“張燕她們已經動身了。”
張春語氣也變冷了:“這是自尋死路。你看怎麼和劉英修復關係?”
“劉英那邊的態度現在還不清楚,劉英那邊有漁薪武家兄弟,曾經是武舉人。武家在湖匪中的威望極高。劉英不大可能為了外族而壞了大事。開醫館也是為了緩和敵意。”
張春笑了:“恐怕會事與願違,我們還是準備一下。”
張燕几個人的出動,已經明令只能做情報任務,所以安全性不用擔心。問題就在兩湖武林是絕對忍不下這麼狂妄的人,自己人都不行,何況是東洋人?
很快,張春就知道事情果然超出了控制範圍,因為春丫趕過來說,梅氏到拖船埠去了。
第三十九章 失敗的教訓
紫林,缽盂山,一座被改造的山巒,飽受環境組批評的山巒,密密麻麻的殘垣斷壁和堡壘昭示著戰爭的殘酷。
兩隻軍隊的“殘部”還在冒雨進行攻防。
被判定死亡計程車兵們在山腳下三五成群地坐在雨中,連雨衣上的帽子都沒帶起來。綠色的迷彩服讓他們每個人漆黑的臉顯得幾分詭異。抱在懷裡的槍支長短不一,衣服上有被空包彈擊中而染成的紅色。這代表他們已經退出了戰鬥。
還在戰鬥計程車兵們一起一伏地掩護、躍進、扔手雷,射擊。雙方都在做最後的努力。不過很快,他們也下來了。這些都是新兵,他們被老兵埋伏了。
老兵剩下的也不多,二十來個人。但是他們勝利了。
這是不公平的戰鬥。但是戰爭什麼時候公平過?
他們用上了手雷。不過是訓練雷,煙霧很大,實際威力要是被直接砸中,還是有些疼的。這是化工組的傑作。投擲的雷在中國很早就運用。威力不大是因為火藥的限制。但是現在化工所的火藥千變萬化;精工所鑄造出了爆炸後容易形成無數破片的手雷彈殼。這使地瓜形的手雷提前問世,用以彌補沒有重武器而造成的火力不足。
“要是新的火箭彈出來,一定打得它們開花。”一個新兵很不服氣地看著被壓下來的同伴。
“聽說快了。”另一個新兵說。
“是我們跑得不夠快,被他們佔據了地形。不然輸的就是他們。”
“是不能用狙擊槍,不然我。。。。。。”另一個顯然是狙擊手。他舉起手中的重型狙擊槍做了一個標準的姿勢。
“是設定的問題,為什麼他們有機槍,我們就不能用狙擊槍。”
“因為我們沒有機槍。我們的自動步槍也能狙擊。我們還要躲避炮擊。因為我們沒有炮。也不是不合理。如果我們能夠用半自動步槍能夠打贏他們。嘿嘿。”第一個說話的新兵顯然是個班長。
“張大人來了”。山坡下一個士兵一個士兵地傳過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