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徐振鵬,曾思敏,郭華五個人卻面帶憂愁。
“是的,我們可能要打仗了。我們都知道,袁大總統要當皇帝,只是不知道時間而已,但是現在我可以確定,不會太久,最遲十二月,他就要登基。各地的所謂清流請願團是一個跡象,但是最明顯的有兩點,一個是日本宣佈反對登基。日本一直在袁世凱談判,現在宣佈反對,那就是聽到了肯定的訊息。另外一個就是原來大家都認識的丁槐丁大人,他來信說蔡鍔將軍到了天津,並且很快就會回雲南。蔡鍔將軍之所以這麼著急,同樣的原因就是,登基時間迫在眉睫。所以我會宣佈獨立,我不想讓我們做出的諾言,說出去的話語落空。”
張春拿出丁槐的信件讓大家傳看。
“現在我能夠確定的是襄鄖鎮守使黎天才會觀望、荊州鎮守使石星川似乎是蔡濟民的人,蔡濟民正在召集舊部再次武昌起義。不過我看難。石星川可能會調往武漢,能否起義還難說。石星川與其說是蔡濟民的人,還不如說是黎元洪的人。武漢的王佔元能力不弱,蔡濟民成不了氣候,我們不要指望。”
張春喝了一口茶道:“再就是光銘兄了,您沒有多少舊部了,他們也不會聽你的。再說了,他們弱得夠嗆,當不得真。蔡鍔將軍是北洋的大敵,如果大軍從我們身上碾過去,就會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局面。說實話,單從時機上看,現在宣佈自治不是一個好主意。”
顧明和周榮抬頭看著張春。
張春笑了一下:“所以如何作戰,既要表明我們的態度,有足夠的威懾力。又要有所剋制,有所取,有所不取。有幾個地方必須拿下來,一個是潛江,一個是天門,離我們太近了。可是這兩個地方我們不能都吃下來,畢竟要防止把王佔元給逼急了,請光銘兄視各方的反應而定。但是潛江縣城必須拿下,以拱衛那裡的油田,如果不這樣做,王仁彬先生會殺了我。”
眾人鬨笑。
“不過再往前,離武漢太近不是什麼好事。從現在開始,沙洋的民兵開始換裝,用半自動,原有的漢陽造,交給顧明兄,不是給你們用,是給潛江、沔陽的革命軍用的。潛江縣城以北的地方留給他們。這個光銘兄要負責聯絡。槍不少,我們保養得不錯。不會有問題。”
劉英點了點頭,沒說話。
“他們往哪裡打,我不關心,畢竟是人家革命黨的事情。剩下的就是我們要有戰略縱深,拿下京山,既然拿下京山,就不能不拿下鐘祥。所以這兩個縣至少縣城必須拿下,拿下什麼地方,防守什麼地方,你們自己看,你們比我要厲害,但是不太貪大,要有足夠的力量防守。”
“時間長了我們恐怕會有困難。”這是郭華在說話。
“是的,這就是我不想擴太大的原因,物資跟不上,會使地方經濟受損,得不償失。你們決心防守的地方要推行土地約法,大家也許都看到了。這是穩定經濟和局勢最好的辦法。一定要推行。所以蔡校長那邊要支援,郭縣長要從形勢比較穩定的地方抽調工作組前往光復區進行工作。”
“這個我們會的”。郭華和蔡元培點頭。
“不要貪大,要穩,不過部隊不一樣,部隊要能夠快速出擊,把一些有威脅的兵力給打散,不要讓他們集結起來。袁世凱支撐不了多久,北洋內部也不和,至少黎元洪就和他不和。最多四個月,他就得放棄登基,說不定一命嗚呼。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宣佈放棄獨立,把兵力收回來進行整編工作。為下一步做準備。”張春坐了下來,表示自己講完了。
“還有下一步?”劉英和梁啟超同時問。
“唉。”張春嘆了口氣道:“袁世凱雖然倒臺,但是孫先生有機會進北京嗎?沒有,各地軍閥不會聽孫先生,也不會聽蔡鍔將軍的,而袁世凱一死,就意味著北洋系的分裂。沒有了一個統一的團體,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組閣成功,也長久不了。估計孫先生要找洋人,比如日本人或者俄國人支援,以出賣國家利益為基礎,組織軍隊北伐。光銘兄不要生氣,我相信這不是孫先生的本意,但是二十一條就是袁世凱的本意?”
劉英和梁啟超就沉下了臉。
蔡元培也只能沉默不語。
曾思敏眼睛眨了眨道:“獨立期間能不能實行軍管,然後在轄區廢除老貨幣,實行新貨幣?”。
張春笑道:“這要看你準備好了沒有,讓你過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但是這件事太大,你要看情況採取行動。但是最好在這段時間,這是目前唯一的機會。”
“如果實行軍管,採取戰時臨時措施,我就有機會把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