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1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綠湖,冶煉所終於在實驗室用木炭作為還原劑熔鍊除了高純度的矽。電子所正在持續地改進實驗室的裝置和條件,矽的半導體特性是張春告訴他們,並告訴他們,並不是矽的半導體特性不好,而是材料不純。這減少了他們研究的彎路。

實驗室早就可以製造電子管,並且在仿照發電機的過程中知道了石墨是很好的導電材料。他們試圖利用這些材料改進電子管和電晶體,雖然效果不佳。不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至少他們的裝置越來越專業和完善。他們已經在向結晶矽的方向發展。

這些已經超出了張春所能主導的領域。能做的只是為研究所提供最好的條件。事實上。綠湖現在的建設緩慢,所有的人員都在圍繞著這個實驗室轉,甚至有一個實驗室在研製能夠儘量減少揚塵的工作服,因為電子所實驗室因為達不到無塵效果。已經用陶瓷材料翻修了好幾次了。其它的儀器裝置的研製幾乎消耗了研究院全部精力和工程院三分之一的研究能力。

仙女機械廠和軍事工程院聯合,汽車發動機總算有了進展,他們做了一臺很小的。沒有駕駛樓的牽引裝置,正在測試操作效能。有了第一次造船的失敗。徐振鵬這次很小心。但是問題繼續出現,壓燃式發動機的零件太多。就連軍工所的生產工藝已經非常不錯,但是依然容易出問題,體積大,還沒什麼力氣。用在小型船舶或者不載重的汽車上是沒有問題。但是它們是用來拉火箭彈的,還是想拉大型火箭彈。這就有問題了。而且這種發動機的維修也很繁瑣。

雖然這種發動機用來建造小汽車肯定會比“洋車”好,但是張春說,這玩意還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廢氣。等你們什麼時候製造出汙染小的發動機在民用吧。張春說指出了一個方向,廢氣可以用渦輪反過來給發動機增壓,在進氣時採用壓縮空氣並把油進行霧化,燃燒越充分,發動機效能越好,汙染越小。或者乾脆採用甲烷或者酒精,這玩意燃燒起來沒汙染。

張春一句話,軍工所就累死人,不過他們樂此不疲了。要想用氣,那麼就必須有更加高效能的空氣壓縮機和可靠的儲氣鋼瓶,以及相應的耐壓、減壓閥。當然,發動機本身也要求儘量簡化。不讓如此繁複的東西只能在研究所待著。

飛控所的另一種發動機就採用了高效能壓縮機,用來給渦輪噴氣發動機加註燃料。燃燒燃燒效果非常好,動力強大,但是鋼材材質不行,渦輪廢掉了,發動機燃燒室也受損。材質是最大的問題,冶煉所正在尋找耐熱的材料。張春說進口的鈦白粉能夠提練出一種又輕有結實,還耐高溫的鈦,那是製造發動機最好的材料,某些陶瓷釉料中很可能就含有鈦。

在和飛控所閒聊的時候張春說,鈦不知道有沒有,但是鋁礦卻是有的,就在黎天才現在的管區荊門。

周榮和彭越已經派人收集荊門的情報。只是這件事只有很少的幾個人知道而已。

——————————————————

民國五年末。黃興和蔡鍔相繼去世。

張春曾經邀請兩個人到利濟醫院治病。但是兩個人都拒絕了。黃興是不忍心破壞孫中山竭力完成了革命黨的統一局面。蔡鍔卻是覺得無顏再見恩師。他是因為軍人干政而主動辭職去了日本。因為他認為自己雖然護國成功,但是卻開了一個壞頭,造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而日本繼續用金錢收買段祺瑞。《新民報》每期都有反日文章。

新民副刊成了銷售最大的刊物,新詩很受年輕人歡迎。張春因為批駁那些又臭又長的文章和詩歌,自己也會寫一些只有幾句話的組詩。講求意境以及思想性,描述簡潔,明瞭。

不過張春的這些東西很少。大多數是學生們的作品。他們在鄉下四處走,寫的東西寫實性很強,批判性也很強。再這個時代,熱情就是最好的助燃劑。不過也許新民大學的文學細胞真的不足,寫散文詩歌論文的人很多,寫小說的一個都沒有。

張春有一次很奇怪地問陳獨秀,陳獨秀也跑去問學生們,他們說小說都是胡說八道,誰耐煩編故事。

張春聽說直接滿頭黑線。不過讓張春去弄小說,他也是不幹的,寫短文發洩發洩情緒可以。

副刊銷量好,還因為上面圖畫並茂。

印刷廠的彩色印刷術,達到了複製彩色畫的效果,再加上紙張、油墨的改進。副刊非常精美。只是製作週期有點長。《副刊》還是月刊,而《新民報》已經改成周報了。之所以不改成日報,是因為吳貫因和陳獨秀都堅持要言之有物,不能胡亂刊登一些質量很差的東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