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人民軍最擅長的就是叢林作戰,而從婺源開始,經過黃山山脈,天目山脈一直到太湖,這裡崇山峻嶺。多山多森林。
國民黨清黨以後,在農村的國民黨基層組織已經喪失,而**執行委員會這幾年把精力花在了偏遠山區的農村身上,那裡是國民黨很難以進入的地區。所以實際上,黃山、武夷山、天目山有五成左右的**黨組織已經恢復,只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訓,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搞暴動。這些地區有了一定的農村自治能力。
毛石山就提出。完全可以派一個軍,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山區,到達太湖流域。然後強攻上海。
軍事委員會認為拿下上海不難,難的是,拿下了怎麼辦。
毛石山認為,不一定佔領上海就是勝利。給日本狠狠一擊就是勝利。同時也表明人民革命軍打擊外來侵略者的堅決態度。不過實際上,抗日戰場的主戰場不再上海,而在東北。所以佔領上海對於**黨的聲譽於事無補,放棄上海,將主要精力轉向靠近日佔區的北方,有利於爭取全國人民的感情。上海以及淞滬一帶歷來都是資本家們的勢力範圍,與其紛爭不斷。還不如放棄,靜觀其變。上海只是一次突襲行動,部隊的主攻方向應該是隴海線,無論如何也要把這條鐵路線拿到手,獲得出海口。同時拿下山東,就基本上完成了是否收回東北的主動權。
毛石山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長途奔襲,就帶不了重武器。所以只能挑選精兵,作戰時間也不能長。原路返回肯定不可能,只能渡江北上。南北呼應才能保證部隊的安全。
軍事委員會對這個大膽的想法幾經討論,最後由於張春支援這一計劃而獲得透過。
條件就是時間要找準,空軍必須把日軍的海空軍幹掉。
三十架戰機對一百多架,還是有些難度。曾貽經認為如果在天氣良好的時候,與日軍的戰機正面對決,只要不被日軍偷襲或者包圍,基本上可以保證零損失。並且還能利用高度優勢保住應該有的軍事秘密。
從進入二月,情報,物質,兵源,地方黨組織就開始準備。
張春和毛石山就到了婺源,負責奔襲上海。因為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張春完全可以代表武漢政府做出決策。
劉英和劉伯承已經趕往鄭州。
由於此次奔襲危險性很好,楊開慧被留在了武漢,毛石山還是有些不習慣。
部隊經過幾次混編,幹部已經打亂了。張亮實際上是從第二軍調到第一軍的。張亮這幾年嚴肅了很多,他的兒子張志剛剛來鬧過了,小傢伙十七歲,從小在核心區長大,不喜歡讀書,喜歡像老爹一樣當兵。身體素質三星,在一幫新兵裡算是出頭的。
張志養了一頭小狼,在部隊裡還好,自從到了江西,因為江西老百姓可沒有核心區那麼強悍。給張亮惹了不少事。
和張志一起來鬧的還有林育容。林育容已經從軍校出來,但是他的身體素質才剛剛達到二星,原本在一個連當指導員。這次非要上前線。
張亮說:“你們兩個來可以,去跟著老兵,聽老兵的話。不許帶狼,少給我惹事。”
張志眼淚汪汪地扭頭就走了,林育容則樂呵呵地向張春敬完禮才離開。
各部隊大量的偵察兵在往第一軍調,有叢林作戰經驗,體質三星,至少參加過十次實戰,殲敵數至少十人。這是最低標準。各軍都把最好的兵派過來了,不過依然湊不齊三萬人。只是張志這樣一次戰鬥經驗也沒有的,也算是張亮開後門了。
小傢伙驕傲得很,還未張春不為他說話生氣了。
“老張你也別生氣,小傢伙經歷幾次就知道了。以他的身體素質和靈活勁,只要聽老兵的話,不會出什麼事。”毛石山開解道。
毛石山的兒子已經五歲多了,在新民小學讀書,也是個不安分的。取名為毛岸英,不過似乎和後世的毛岸英沒有什麼相同之處,兩口子不但晚育,還只生了這一個。兩口子都是工作狂,不想太多孩子牽絆著。
“都是他老孃寵的,都無法無天了。”張亮對這個兒子也沒有什麼辦法。
張春笑道:“小孩子,傲氣一點沒事,我聽說他在部隊表現不錯。只是在你面前這樣。”
“他要真是對老百姓胡來,我立馬斃了他。”張亮嘆了口氣,嘴巴里說得強硬,但是誰都看得出來他是捨不得的。
陳毅就笑著解釋:“這傢伙用狼跟給婺源小學的孩子們晨練,嚇得小傢伙們要死。”
張春和麗質一臉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