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3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其實用的是傳統煙花改進的火箭彈。

直射火箭和日軍的擲彈筒效果差不多。這兩種武器一個是大炮的縮減版,放大後就是炮兵。中國人的火箭放大後能擊沉軍艦。各國已經開始仿造火箭了。火箭因為可以直射,所以在海上非常管用。

只是不管是日軍,還是英軍。火箭雖然能造出來,但是威力和射程就遠遠不如中國,穩定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差,甚至還有直接在自己船上的發射管裡爆炸的現象。

新武器的研製絕對不是那麼簡單,要知道火箭新民大學持續研究了近三十年,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趕得上的。

隴海線,從連雲港到開封,比利時人只修了一條線,而武漢政府的轄區的鐵路都是往返單獨的線路,是複線。

而隴海線的修建還不是那麼簡單,比利時人沒有考慮到如何治理黃河的問題。而治理黃河的方案從張春提出來開始,就一直在研究。

吳佩孚雖然五十八歲已經退下來了,但是還兼這水利局和鐵路局的顧問,也是最高軍事委員會的顧問。漳河水庫的建設方案經過了七八年的調研論證,其實已經非常成熟,可是並沒有開建,因為湖北沒有太大的電力需求。

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建設。所以這幫人幾乎全部湧向了黃河以及黃河古道流域進行調研。基本上定下了將黃河一分兩半,一部分沿著現有的河道執行,當一個水渠給山東補水。一部分回到明清古道。

條件是黃河的水變清澈。環境研究院正在配合水利局對黃河兩岸進行評估,測算出黃河改道所造成的黃泛區範圍,評估對環境的影響。最終目的是讓黃河回到地面上來。

基於這個想法。在進行土地改革時,就需要對規劃區裡的居民遷出來,並同時開始結合交通系統修建河堤。規劃中的河流非常寬,以前黃泛區遺留下來的湖泊也有部分被包含在內。原則上,黃河還是要經過淮河入海。

只是這個工程浩大。河堤與道路系統相結合能夠節省投資和建設時間。不過對道路系統的質量要求更加高。河堤和道路取土都在河道內。挖開後的河道恢復植被也在隨時進行。只是為了不引起騷亂,沒有對建設人員說明原因。這導致很多工程師們問為什麼有些地區的建設標準要高得多,還有一些看起來完全沒有必要的工程。

河南段的隴海線已經和交通體系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只是一些河道還需要清理。植被也不夠豐富,水淹去的植被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演變。現在誰也說不準。安徽和江蘇地段,治理的時間會更加漫長,而洪澤湖還有部分在中央軍的控制區。

鄺榮光把陝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黃河與淮河流域的地區進行重新勘測。隴海鐵路跨黃河古道的路段需要建設成橋。乘黃河還沒有引過來,正好修建。

治理黃河最重要的是植樹造林。陝西漢中和洛川地區的植被恢復速度經過兩年的修生養息,正在加快。農田數量大面積減少,不過因為土壤肥力逐年提高,糧食產量已經不需要湖北河南四川輸入,達到了自給自足。

而大運河與淮河區域的老百姓還算比較富裕,只要將農田分配後,他們的生產資料自己就能夠準備好。所以只有極其困難的近二十多萬人參加了道路建設。

連雲港周邊,水泥廠比較好建設。這裡的金紅石比較多,能夠解決飛機制造鈦不足的問題,再就是這裡的矽礦不比鄂中少,而且品質不錯。

煤炭在臨沂附近有,鐵礦就只有山東和淮北。山東還在持續剿匪之中,不是很太平。所以淮北開始建設冶煉廠。

這裡的資源已經足夠滿足軍工需求。

在東海和連雲市中間的白塔埠修建空軍基地。一些雷達基站也開始建立。

第二章 孫傳芳

徐州,張春見到了孫傳芳和從新民軍事學院趕過來的蔣方震。

當人民革命軍席捲山東時,韓復渠和石友山勸在濟南老家的孫傳芳躲一下。孫傳芳只說了一句:“君子坦蕩蕩。”

張天就把孫傳芳請到了徐州。因為孫傳芳去過新民很多次,張天對他也算是認識。張天覺得孫傳芳已經是沒了牙齒的老虎,放在徐州,讓他做一些事情,也不算浪費人才。

“老朋友了,馨遠兄,別來無恙。”張春和麗質還是和以前一樣親自迎接出來。

孫傳芳看著兩個人略有些驚訝,然後嘆了口氣:“兩位青春依舊,我已經垂垂老矣。”

其實孫傳芳不算老,四十七歲算老嗎?只是也許是大起大落,心境受損而有了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