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2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放任了這一行動。登陸的部隊很快就收到了德軍的重重包圍,為此,德國甚至在北非收縮防線,任法軍怎麼攻擊也不進行反擊。

德國採用這個策略正是聽取了一箇中國人的意見。

“德國只要不兩線作戰,英美聯軍越早發動登陸作戰越好,沒有必要反登陸。與其到處防守,還不如做好反擊的準備。而德國在歐洲越穩定,英美就越急不可耐。攻擊的時間就會越早。蘇軍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兩個月的時間從東線轉移到西線。德國只有這一個機會,如果德國陷入兩線作戰,必敗無疑。”

殘酷的戰爭在法國海岸線進行。

而各方的外交也在異常忙碌。

美國以調解者的身份到了蘇聯,提出了英國的條件,那就是允許印度支那獨立,換取蘇軍向德軍全面進攻。

而德國的密使在上海與猶太財團協商,德國以不再支援阿拉伯人,轉而支援猶太人佔領阿拉伯半島和伊拉克,兩國合作開發中東石油為條件,讓猶太人不再支援英國和美國。

至於如何修訂《聖經》,以後再說。

六月,蘇軍趁德國邊境防禦空虛,進攻波蘭和芬蘭。以色列發動了六月戰役,橫掃巴勒斯坦,因為德國遣送到以色列的猶太人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人,猶太人不僅得到了德國的默許,同時得到了從英國和美國轉移過來的軍事裝備以及技術,是除了中國和德國以外,世界上頂尖的。

阿拉伯人根本沒有辦法抵抗。

世界財團一分為二,猶太人已經知道沒有自己的國家,說什麼都不管用。

大量猶太人掌控的船隻被德國的默許之下,進入地中海,帶來各種軍事裝備和人員,並開始組建以色列海軍。

這大大削弱了英美的補給力量。英美登陸部隊很快陷入了絕境。

德國一邊芬蘭和波蘭艱苦地抗擊蘇軍,一邊加快遣返歐洲猶太人,對美國猶太財團全面開放直布羅陀海峽,主動將軍隊退到了蘇伊士運河以西,將整個阿拉伯半島拱手讓給了猶太人。一邊用空軍在英吉利海峽上與英國空軍爭奪制空權,同時全力猛攻聯軍。

七月,聯軍登陸部隊在內外交困下被迫投降,英國遭受重創。

法國喪失了最後的精銳部隊,復國的希望更加渺茫。而真正陷入困境的竟然是美國。美軍因為參戰部隊很少,軍事力量沒有多少損失。但是猶太財團的撤離,一下子吸走了國家一半以上的資金,同時大量的軍事,科技,金融,商業人才流失。

美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羅斯福不得不放棄海外戰略,把主要精力回到國內。不過他無法阻止已經分裂的財團,也無法阻止猶太人撤離。

中東。

阿拉伯人陷入了悲慘的命運。猶太人蜂擁而來,到處都在戰亂之中,連逃難的地方都沒有。以色列很快就佔領了整個阿拉伯半島,並向伊拉克進發。猶太人很極短的時間就達到了一千萬。

隨著英美登陸軍隊的失敗,原本就沒有準備好的蘇軍也不再進攻,採取了防守態勢。蘇德兩國的實際控制線其實變化不大。德國稍微吃虧一點。只有捷克和羅馬尼亞的游擊隊接受了蘇聯大量軍援壯大到了足以對抗德軍的地步,他們在蘇德邊境建立了解放區。

儘管如此,希特勒也暗自慶幸,因為他頂住了戰爭以來最大的危機,雖然在國土上吃了虧。

但是即便是沒有英國和美國的變化,國內還抱著等待時機的反對力量徹底失望了,義大利和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的政要紛紛出逃。以前他們堅持在國內,但是現在黨衛軍再傻,也知道了這些人的目的。都不用等到納粹的清洗,他們自己就逃了。

由於蘇聯在這次戰爭中,沒有盡力,也沒有達到英國和美國想要的效果。英國直接反悔,不允許印度獨立,出兵鎮壓印度**建立的游擊隊。不過澳大利亞,中國國民黨的軍隊在約克角半島登陸,擊敗了那裡本來就不多的英**隊。中國漁民佔據了整個珊瑚海和大堡礁海域。澳大利亞原本就不多的部隊在歐洲損失殆盡,總理柯廷組織不了能夠抵抗中國人的軍隊。只能想英國和美國求援。

不過此時美國無暇顧及,而英國不僅不能援助澳大利亞,反而從澳大利亞抽調軍隊回英國,因為英國本土已經岌岌可危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三章 西方宗教與產業升級

“當宗教與政權結合的時候,德國就具備了威脅。

“為什麼那麼多錯誤,西方人還是以它為信仰?”

“因為當人民生活在苦難,被無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