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一硬一大塊,直接影響戰士們的下一部動作。
“你覺得怎麼樣?”
張春問的是特意叫過來的暗月的護衛。
這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不屑地癟了癟嘴說:“對我們沒用。對那些普通戰士可能會有用。”
“怎麼這麼說?”防治所的研究員問。
“很簡單他,它能變硬啊。我覺得要防護,只要帶頭,胸腹部很少的區域進行防護就夠了。就是隻防要害。其它的算了。被擊中那是他該死。”
“變硬不好嗎?”研究員不死心。
小夥子把衣服遞給那個研究員說:“你穿上。”
小夥子攻擊第一下的時候,張春就知道問什麼了。
小夥子短距離的刺擊竟然速度和力量與子彈差不多。他擊中的腰部。衣服確實只硬了一小塊,但是力量是擴散到整件衣服的,
研究員也是三星的體質,反應很敏銳,但是他要閃避時,那個硬塊頂住他的動作。雖然影響很小。但是小夥子的第二擊到了。這次是腋下偏下的地方。
小夥子只擊中了三次。研究員就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
“行了,我知道了。”研究員舉起了手。
小夥子就停下了說:“好的戰士,能夠用很快的速度三連發,最新的子彈動能比這大多了。本來子彈透體而過,只是一個彈孔。日本人的槍彈就是這樣。可是如果阻擋一下,子彈變成翻滾。給戰士的損傷更加大。所以,戰場上只要被擊中,有沒有防護服其實作用不大。”
研究員嘆了口氣:“也許我們能夠在織物的韌性上下一點功夫。減少一點損傷才是比較合適的。這個研究方向有問題。”
“野戰部隊沒有用,但是警察可能有用。子彈的速度,準確率和殺傷力其實成反比。當遠距離狙擊的時候,往往只有一兩槍的機會,所以這個是有用的。中等距離的狙擊,這個就不行了。因為戰士們會挑地方打。近距離,這玩意就是讓人送命的玩意兒。”
“防彈不是戰士們想要的,偽裝,最好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偽裝服,才是戰士們想要的東西。然後就是耐磨耐操,洗滌方面,快速。能夠調節一下體溫是最好的。防彈,還是算了。我覺得在掛具上想點辦法,也比防彈衣要好。好的掛具,不僅有防護力,還能對戰士們的戰術動作有幫助。再有就是頭盔,被擊中別的地方不會死,但是被集中頭部肯定會死。頭也是最不容易防護,最不靈敏的地方。”
研究員一直在點頭。
張春笑了:“你們啊,其實還是要到部隊一線去體會一下戰士們想要什麼。而不是你們能給什麼。再有,你們這些當兵的也要想想自己要什麼。然後被研究人員提出要求。溝通很重要。不然浪費很多人力和財力呢。”
第八十二章 掛具與徵兵
紡織研究所的防彈衣並沒有作廢。而是在連雲市紡織廠進行了生產,並裝備連雲市警察部隊。孫傳芳特意安排美**部的人員參觀連雲警察局,並用步槍進行射擊實驗。這些人是跟著特斯拉來中國,被留在了連雲市的一部分人員。
美國人大吃一驚,他們問這種防彈衣能不能出售。
防彈衣當然能夠出售,只是這是簡化版的。生產工藝已經能夠適宜美國紡織機械的生產。孫傳芳說這是警察裝備,並不違反防止武器擴散的約定。不過還是和以前一樣,以貨換貨。中國只要原材料,不要任何貨幣,包括金銀。
防彈衣的技術並不複雜,但是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導,防彈衣並不能防住人民革命軍現在用的子彈,只能部分防住蘇聯和日軍的子彈。防護越重,士兵們會產生惰性心理,訓練自然就會有偏向。同樣,這會引起武器研究的偏向,讓軍隊更加倚重武器裝備。防彈衣使用期限不長,也符合西方資本家們的經營思想,因為這有這樣才能夠一次次賺國家和軍隊的錢。防彈衣的技術破解,按照特斯拉的推斷,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
新民研究院把研究方向已經轉向偽裝服、掛具和特種彈頭。
士兵們則訓練遇到這種防護服的策略。
事實上掛具的研製確實應該是未來單兵武器系統的發展方向。
最早的掛具只是簡單的皮革。單純只是用來掛武器裝備。
後來戰士們發現好的武裝掛具對於力量的使用是有幫助的。他們捨棄了以前的綁腿,而是採用了一種輕型皮革製成的護腿,之後是腰帶。再後來腰帶和武裝帶結合在了一起。之後是護膝護肘護腕,手套和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