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理論與以前學習的完全不同,他們不重視產量。在細枝末節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這需要龐雜的知識結構才能應付。聯絡秋田的幾個人差不多都是這種情況。
一輛列車悄無聲息地從遠處滑過,改造後的鐵路用了超長的鐵軌,用上了內燃機車而不是蒸汽機車。車頭變成流線型,車廂變得很低,發出的聲響至少在秋田看來是悄無聲息。
汽車以後在路上行駛會很難,因為道路的一半也會變成一種輕軌運輸。新的公共汽車在特鋼廠已經投入運用。汽車被擠到了人行道上。或者說乾脆就沒有為汽車準備道路。
杏子和直樹都是騎腳踏車上學和上班。一些中國人甚至騎馬。好在政府不允許隨便亂扔垃圾。汽車自然也不能扔,政府會出錢進行收購回爐。這也免掉了秋田的一個心病。
穿過鬼城一樣的舊城區,一個黑影在路邊向秋田揮手。
這是三浦。停下車,三浦就吭哧吭哧地跑過來:“秋田君,怎麼還在弄這些,明天就要動身。據說政府允許一些大型的漁船出港,海上有美國人的船接我們。我已經幫你報名當船員了。”
秋田對三浦還是挺瞧不起,三浦也是制鐵廠的工人,曾經帶著工人組成護廠隊迎接**軍隊,他沒有服從**把他調到大陸的安排,以為能夠得到一個好的職位。但是**這一點做得還算公平,他們沒有對任何人另眼相加。
後來才知道,**的幹部也是和戰士一個待遇,三浦就抱怨說自己的貢獻那麼多,卻得不到認可。所以這次又組織留下來的日本人偷渡。
“知道了,謝謝了。”秋田瞧不起三浦還因為其實**根本沒有阻止日本人離開。秋田賣汽油的時候,雜貨店的老闆笑眯眯地告誡他說不要相信三浦,如果想回來,就帶著未婚妻回來。
漢人都知道他們要偷渡。可是沒人來阻止。秋田的教員說:“我們知道你要去找你女朋友,去吧。”
“你們為什麼不阻止?”秋田好奇地問。
教員笑著說:“我們中國人,對於惡人從來不手軟,但是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從來不強留。你不同,你是個好小夥子。我們會把這裡建設好,等你回來。”
可是偏偏三浦覺得自己是給了別人一條活路,別人需要感激他一樣。
秋田抬頭看夜空中,三架直升機飛過。
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秋田對於軍事多少還是有些瞭解。他不明白中國人的這種飛機為什麼總是在晚上進行訓練,他們怎麼看得清航線?日本和美國人也從來沒有這樣幹過,這種飛機飛得很低,速度不慢,這可是山間啊。
三浦也看著天空中得直升機吐了一口唾沫說:“這些卑鄙的中國人。”
秋田不想聽三浦的抱怨,發動了汽車。三浦袖著手,彎著腰離開了。
城區裡很多留下來的人都在拆除四周的房子,一塊塊梯田在城市裡慢慢浮現。有些人家已經用上了沼氣,這些沼氣主要是給房間工熱水。但是有一些人口集中的地方,沼氣發生站是可以發電的。當然過半都是中國人集中的地方。比如特鋼廠一些結婚了的夫妻。
秋田回家的是一條老路了,家裡也在修建沼氣池,只是父母年紀有些大了,弄不懂那些新鮮玩意,直樹和杏子拍著胸部說搞得定,秋田之所以這麼猶豫,就是因為還是不放心。
秋田進院子時,兩個鄰居剛從家裡出來,都是特鋼廠的漢人同事,杏子和直樹和他們有說有笑。見面,只是拍了拍秋田的肩膀,沒說話,回去了。
這兩位同事身上都穿著掛具,因為屬於預備役,所以有權攜帶兵器。要是滿身裝備的時候非常科幻和帥氣,迷得杏子和直樹每天都在修煉中國的武道。
“哥,我們家來電了,明天就有電了。”杏子笑嘻嘻上來挽住秋田的胳膊。
電以前就有,只是中國人把電線杆全部放倒了,改用了地下電纜。問題就在這裡,電纜必須從規劃好的地方透過。可是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願意讓開道路,特別是城市。所以中國人從山坡上硬修出了一條交通線,而秋田家剛好在城市的邊緣,所以反而先通上了電。而城市被放棄,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吧。
第十二章 鄂霍次克海的試探
這是封凍前最後一次出海了。
最早的時候,因為到達北海道、庫頁島的人不知道地形,很多都在冬季,所以以為這裡其實是一個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但是其實不是,只是冬天海面上結冰了而已。
但是越往北,海面上就出現了流冰。以前繁忙的海上漁場現在非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