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1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新民研究所只是透過觀察和測定放射性元素推斷出了這麼一個結果,這與布萊克特的實驗有著本質的區別。顯然英國人的速度更加快。當然新民研究所也不是全無是處,他們的照相和監測技術更加全面。

物理所的研究人員坐不住了,紛紛想張春要求做進一步的實驗。因為你不打別人,還能控制別人打你?

張春只好讓他們做最基礎的研究,進一步的研究不是一個省能做得成的,需要一個國家,需要有好的試驗場,因為會造成生態危機,湖北不行。

毛石山被留在軍事學院協調相關人員,因為這件事是要絕對保密的。(未完待續。。)

第六十五章 科技與自然

隨著顯微和照相技術的結合,已經超出張春意料的技術也在出現,微生物所利用這項技術在監視一些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死亡的過程,他們利用染色技術,單獨對於一種化合物在整個過程中的轉移和變化過程。

物理所的電子監測技術,讓他們能夠監測到生物放電過程。他們發現,神經的傳導,是一種複雜的化學和電訊號的傳遞。當然不僅只是化學和電訊號,準確地說是物質的傳遞,化學反應和電訊號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

他們發現有一些化合物是固定的,繼而發現有些化合物擁有自我複製和自我修復的功能。

這讓張春不得不發出一個禁令,那就是不允許人工干預生物演化過程。

但是可以透過和觀察和統計,加速進化過程。不管是沼氣細菌種群還是溼法冶金、還是生物發酵、農作物選育等技術中,只能採用優選來加速進化。進化原則與生物生存環境相適合。這樣有利於生物多樣化。而不能採取人工植入等手段強行干預,因為這是與生物適應環境的進化相違背的。

軍事醫學院很早就開始研究能夠戰鬥中採用的藥物。大部分都是天然提煉的。但是現在醫學院利用這種技術,試圖讓一些植物或者生物的進化加速,產生更加具有攻擊性和毒性的物質。當這種物質遠超出人類耐受力時,那就不再是一種輔助工具。而是武器。

張春對這種技術也進行了限制,因為一種超進化的物種出現,帶來的是所有物種重新洗牌。人類也是一樣。如果這個進化超過了人類耐受能力,事情就走向了反面,帶來的是人類滅亡。

“不要認為你們是上帝,你們的認識永遠只是世界的不一部分,不會是全部。單從波來說,不同波長的波都存在,多慢和多快的波都存在。這就是無線可分的原則。如果這個世界是一根棍子。我們看到的只是這根棍子上的一條線。所以你們在干預生物進化的時候,以為你們已經掌握的全部,但是實際上。你們只是在大海里砍了一刀。微觀上,你們舉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在大海面前,你們的所作所為微不足道。在你的刀還沒有抽回去的時候,你的影響已經被大海吞噬了。記住這一點。我們要做的是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你們永遠也不要想違背自然規律去幹預世界,那麼帶來的只有可悲的失敗。”

張春在一次厭氧環境下微生物進化與趨向性的論文演講後對新民大學的研究院們進行了告誡。

後來這句話經過精簡後寫在了新民學報的扉頁上。一些科技論文的扉頁上也寫上了這句話。

綠湖研究院的半導體和電晶體技術的進步是以月來計算的,隨著製造技術的精密化,電路板開始向晶片化方向發展。他們有可能讓雷達小型化後,變得結實可靠。這意味著雷達能夠裝上飛機、導彈和艦船,包括車輛。

只是距離資訊顯示和處理,並且將訊號傳輸給飛控系統,正確引導導彈飛行的程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奈米所的研究進度也非常快,不然物理所不會做出那麼恐怖的事情。

奈米所除了顯微鏡照相技術取得了進步以外。還和物理所一起弄出了鐳射技術。當然,新民研究院的習慣,他們弄得很小,散發的熱量還不足以穿透物體。但是實現了張春說的,能夠在特殊的光碟上打點的功能。不過奈米所認為不要物理損傷,用電磁反應也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只是製造有些難度。小型化成了所有研究所的噩夢,這使他們在研究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得不開始研究如何製造,精密製造的辦法。

飛機的研製再次延後了,他們在風洞實驗室的樣機的機體強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焊接、錨固、甚至材質本身的強度都出現了問題。

不過在王助的要求下,荊門飛機制造廠才開始製造一架試驗機。王助的理論是,飛機不能總呆在實驗室了,必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