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2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只是,美國人不知道的是,中國人轉手把它們的糧食加工成食品後向蘇聯換成了礦產品。

張春說,對內不能有利潤。但是對外利潤越高越好。所以腳踏車、食品,包括現在的汽車等出口產品,都要比國際上同類價格要高兩倍以上。

中國的腳踏車已經成為了美國和德國最時髦的交通工具。

當第一臺中國產的汽車出現在美國街頭的時候,引起了轟動。因為太漂亮了,而且安靜得很,沒有美國的汽車那種巨大的噪聲。很快德國也開始從武漢政府進口這種汽車。當然太貴了,數量不大,同時還要進口燃油。

美國和德國的汽車工廠拿到這種汽車就拆。結果既不好拆,因為零件解封幾乎是嚴絲合縫,拆下來後,發現裡面複雜得可怕,拆散後,再想裝回去,裝不回去了。

中國的汽車採取了模組化設計,可只賣整體封裝後的零件,不賣裡面的細小零件。

燃油透過化驗,發現不是純淨的柴油,而是包含了一些不知名的化合物。燃燒後沒有黑煙。發動機使用本國柴油雖然比國產的排放要好,但是對發動機到底有什麼影響,誰也說不好。

於是中國產的汽車最先是和中國有生意來往的商人們的身份象徵。後來一個富豪們也開始購買。

這讓共濟會非常不爽,因為通常都是他們拿高技術產品來賺窮國的錢,什麼時候反過來了?

還好武漢政府沒有大規模生產和傾銷,不然這就是一場戰爭。

汽車的出口為武漢政府帶來了良好的產品質量信譽,附帶著服裝、手錶、家居、日化、食品等產品都漲價了。

僅僅一個月,曾思敏就不再囉嗦了,而是成天笑眯眯的。

液晶電視已經出現在了商場。

由於公用設施裡的電視牆已經出現一年多了。能夠掛在牆上的電視當然成了老百姓希望買回家的產品。

價格是張若茗親自找物價局調了下來。因為從聶畈會議後,張春就從新民銀行給電視機廠注資擴大了兩條生產線,雖然還沒有投產。但是張若茗建議將價格調整到三千元,一般家庭咬咬牙,就買得起了。

梁思順的電視臺依舊是以科教,新聞和資訊釋出為主。這個資訊釋出有些類似廣告,就是告訴了各地的商品價格和新產品的效能。做的不像廣告,還是科教片。再就是紀錄片和採訪的紀實片。

液晶顯示屏的輻射要小很多,城市大型的電視牆就拆除了,因為太耗電,光汙染也挺嚴重的。有些取消了,有些換成了小型的液晶顯示屏。電視機廠的顯示屏前幾批出廠根本就沒有輪得上老百姓。電視臺和公共交通局就全部要走了。

公用汽車上和列車上主要用來顯示車次和站點、地圖。由於全部是軌道交通,所以站點多,換乘複雜。車上的服務員成天嗓子都要說啞了。有了這東西,至少比一張紙有效多了。還能做成語音的,到地方司機按一下就能自動做介紹。

不過這種電視機銷售不到國外去,制式不同,播放原理不同,最關鍵,沒有計算機不行。

隨著汽車和電視的銷售,財政也好,新民教育基金也好,完全能夠支付核研究的費用。

不過這兩樣商品,一樣,國內不準用。一樣張春不讓麗質用。每天還是拖了其實有些倦怠的麗質在後山散步。

麗質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小傢伙在裡面已經踢騰得歡快。

麗質倒是沒有害喜,吃什麼都很香,只是越發挑剔。別人做的都不滿意。都是兩個人親自去在菜地裡採摘食材,打野味,採集山貨回來,自己做飯吃。

所有的食物營養要夠,雜質要少,熱量要夠。甚至有些對常人來說還帶些毒性。但是兩個人已經習慣了,不吃還欠得慌。

兩個人吃飯的挑剔,連水玲都不喜歡。水玲是跟著朱小妮他們一起吃。

第三十四章 國策(上)

關於德國的情報到了張春桌子上。

德國,納粹黨曾經是一個社會主義黨派,希特勒為了實現國家社會主義、“人民”黨派的諾言,與各政要、大資本家、採財閥達成妥協,實現黨派聯盟。不達成妥協也沒有辦法,因為科技和經濟捏在他們手中。希特勒也因此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總理。

這種辦法短時間可以,但是時間長了,納粹黨內就出現了分歧。其中最激烈的就是衝鋒隊首領羅姆。6月羅姆因為希特勒明確拒絕了他關於對國防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建議,異常惱火。開始主動和納粹黨內外的社會主義派別接觸,尋求他們的支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