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涼星源,及道員傅炳吉,倒同時殉難。江忠源知得常大淳訊息,不復再進撫署,急得奔至南門,可巧向榮大隊亦到,便會合而逃。

卷: 那時石達開諸將,聽得江、向已經合軍,亦不來追趕,只分頭搶了各道城門。不多時,洪天王、錢江全軍已到。只道武昌全城俱定,便欲躍馬先進。錢江諫道:“元帥系三軍之命,猶不輕臨險地,況大王為萬民之主那?今武昌雖下,仍在人心惶亂之際,大工恩威未佈於此地,須防不惻。今宜點步兵一隊先行,大王繼進可也。”天王從之。便令裨將鄧勝領步兵一隊先行。才?進到西門城門裡,忽城濠內伏兵齊起,鄧措手不及,死於馬下,軍士叫起來。錢江大驚,急督率兵士接應。原來江夏知縣夏鳴盛,因憤恨武昌城池失守,志在刺殺天王,以圖恢復。遠地早見洪天王與錢江並馬先行,只道天王乘勝得意,自為前馳,故先伏數十人在城濠裡,當其進城時,即行發作。不料到了城邊,因錢江一諫,改換鄧勝先行,故殺了鄧勝,卻不曾傷及天王,亦云幸矣。若無錢江一諫,天王生死,仍未可知也!當時有詩讚錢江道:

卷: 武昌城外戰雲飛,運籌帷幄仗軍師。

卷: 謹慎直同諸葛亮,片言救主脫危機!”

卷: 又有詩讚洪天王道:

卷: 草茅崛起承天命,皇漢聲靈有主張。

卷: 縱使賊臣扶逆滿,豈能狡計害真王。

卷: 當下洪天王因聽錢江之諫,不為夏鳴盛伏兵所害。錢江知道鄧勝已死,急得督兵進戰,那夏鳴盛猶自手執繡旗,大呼殺敵。錢江即令賴漢英相與巷戰。那夏鳴盛雖然奮勇,奈寡不敵眾,怎能抵禦?那時黃文金在城裡又聞得城內有變,急馳來到西門,把夏鳴盛手下數十人,不留一個都砍為肉泥一般,然後迎天王進去。就借巡撫衙門,作了行宮。一面出榜安民,不在話下。

卷: 且說楊秀清兵敗之後,退入妙河,因聽得大王既定武昌,即收兵回至城裡,先告訴兵敗原因;言下有憤恨李秀成擁兵不救的意思。洪天王安慰了一會。未幾李秀成一到,天王道:“東王兵敗,若得賢弟進兵援應,恐向榮未必遽行得志也。”李秀成道:“隔江相向,即馳救已不及;且起程之時,弟屢諫東王不可渡江,東王不從,故遭此敗。臣弟勉強渡江相救,恐半渡被擊,則兩軍俱敗矣。弟非畏死,誠以同敗無益也。弟蒙大王賞識,屢委重任,自愧資望較淺,不足服人,故前失於蕭朝貴,今又再失於東王。自今以往,弟願為偏裨,以從諸王之後。否則有令不行,勝敗非敢知矣。””洪天王聽罷,默然不答。時錢江在旁,亦隨口答應:“弟屢言向榮雖短於謀,惟久經戰陣,臨事謹慎,且驍勇耐戰,未可輕視;東王自恃其勇,不聽吾言,故至於此。非李秀成之咎也。”天王點頭稱是。一面分賞有功諸將,並賞李秀成,以為進諫者勸。東王心上,自然不服。惟素知李秀成智勇過人,不欲與他失歡,外面還與他巴結。秀成心知其意,亦不計較。

卷: 那一日天王,請諸將商議進兵何處時,聽得江忠源與向榮各軍已分屯黃州、興國、大冶各州縣,江甫授軍亦至,因此清軍聲勢復振。又聽得清廷因常大淳已死,已調胡林翼為湖北布政使,兼署巡撫。故洪天王之意,不欲遽離武昌,以下江南。楊秀清便乘勢進道:“長安為古帝王建都之地。重關疊險,可以久守。不如遣兵由河南直取長安,以為基業;然後分兵四川,握險要而圖之,亦一策也。”黃文金道:“四川天府之雄,漢高因之以成帝業;武昌四戰之地,斷難久守。東王之言,願大王從之。”錢江道:“江南乃國家著華之地,進可以直趨北京,退亦可以自持,此用武之地,而大王若舍此不圖,改兵而西,使滿清徐復元氣,誠為大王不取也。”洪天王聽罷未答。時已議論紛紛,大半以取長安及西川為善策;主取金陵者,只錢江、李秀成、石達開三人。洪天王不能決。各臣工退後,錢江獨尋李秀成說道:“東王得志,吾輩無噍類矣。若改兵西向,則天下事從此去也。天王初猶言聽計從,近來反懾於車王之勢,如何是好?”李秀成道:“同室操戈,是不可為。何不把大勢詳奏天王,看他有轉意否?”錢江以為是。便回府乘夜擬定《興王策》一篇,越日進諸洪天王。天王把來一看,策道:

卷: 臣弟江言:伏惟大王首事之初,笄發易服,欲變中國二百年胡虜之制;籌謀遠大,創業非常,知不以武昌為止足之地也明矣!今日之舉,有進無退:區區武昌,守亦亡,不守亦亡;與其坐而待亡,孰若進而猶冀其不亡。不乘此時長驅北上,徒苟安目前,懈怠軍心,誠無謂也!清初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