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1 / 4)

報狀元劉統監到,錢江忙請入裡面。只見劉狀元面色倉皇,錢江心知有異,忙問有何事故?劉統監道:“先生如何不知?東王已令林鳳翔統兵十萬北征去也。”錢江聽得大驚。便問天王之見若何?劉狀元道:“天王亦大以東工此舉為不然。但窺其意,似無奈東王何者!”錢江嘆道:“誤國者我也。著初進湖南時,聽蕭朝貴、馮雲山之言,先除此人,必無今日之事。只今他黨羽既盛,如何是好?”劉狀元道。“彼之黨羽,多亦無用。即李開芳、林鳳翔兩將,亦不能制。但不知李秀成意見如何?”錢江道:“秀成豪傑,豈助彼哉?不過東王徒以籠絡之耳。今林鳳翔既已起兵,待其先行;吾隨天王興兵繼進。”各人議論一會,惟韋昌輝不發一言,先自辭出。少時,劉狀元亦退。錢江密為石達開道:“吾觀韋昌輝色似有亦所舉動,足下當默伺之,毋令成大變也。”計議已定,不在話下。

卷: 且說天國太平四年,林鳳翔領了東王之命,引軍北行。時鳳翔年六十三,生得精神矍爍,志氣恢宏;雖是東王黨羽,為人卻頗識大體。瀕行時,獨自來見錢江問計。錢江道:“將軍此行,責任甚重。江雖無用之輩,究願得將軍成其事,以竟餘志也。”鳳翔道:“先生何出此言!某此來亦欲問計耳。”錢江道:“將軍之志若何?”鳳翔道:“某欲沿揚州渡淮,直趨山東;兵行神速,出其不意,以臨天津。先生以為何如?”錢江道:“如此得之矣,將軍持重,不勞多囑。但謀國宜顧大體,此則將軍所知也。然孤軍深入難勝,倘天王不棄,吾將以大軍為後援矣。”林鳳翔大喜,即謝別錢江。而領大軍十萬,分為三十六軍,每軍二千五百人,餘外統歸中軍部下,以曾立昌、朱錫琨為左右先鋒;自卒部將汪安均、周文佳、晏仲武等,浩浩蕩蕩,殺奔揚州而來。

卷: 是時清軍亦慮洪軍北上,故調大將軍勝保,以黑龍江馬隊駐紮淮南防守;直隸總督陳金綬,亦飭總兵雙來領步軍一萬,會合琦善,以保揚州。那日正聽得林鳳翔北上的訊息。琦善即與汁議,有主戰的、有主守的,紛紛其說。忽勝保自淮南趨至,力主會戰。琦善遂從勝保之議,分軍四紮城外,以待洪軍。

卷: 原來林鳳翔大軍晝夜飛馳,已抵揚州城外,離城數里,在紫徒廟下寨。

卷: 另分軍一半:先扎廿四橋及法海寺地方,準備圍困揚州。旋下令道:“清軍屢敗,懾吾軍威久矣!因其意而用之,吾當示之以威,彼軍膽寒,吾自勢如破竹也。”就令三軍整肅旌旗,夜分軍中燈火,相連十餘里,鼓角之聲不絕。清軍看見天國軍容甚盛,皆甚驚惶,逃匿者不計其數。管教:大旗高颺,又見揚州飛戰氣;雄軍直搗,頓叫老將建奇功。

卷: 欲知勝負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林鳳翔夜奪揚州府 韋昌輝怒殺楊秀清

話說林鳳翔兵至揚州城外,先將壁壘布得十分嚴整,旗幟遮夭,戈矛蔽日。清兵大懼。琦善恐軍心散亂,欲先立戰功,以鎮人心;時交初夏,大時酷熱,林鳳翔亦恐攻城不利,將各軍依山傍木為營,以避暑氣:再從內河掘通水道,以備不虞。一面聽候清軍來戰。忽聽得清廷再調漕督楊殿邦,領兵萬人;前來助戰“林鳳翔大喜。先鋒朱錫琨問道:“今聞滿人加兵,元帥喜形於色者何也?”林鳳翔道:“揚州城內兵官,不是欽差,就是總督,必不用命。且兵符操於勝保,而琦善以相臣統兵,必不甘受令。不久自生意見矣。吾此時卻好用兵也。三軍聽了,皆為忭舞。實則清國兵符,本在琦善。林鳳翔作為此言,不過恐軍心聞清國增兵,致生疑懼,故為此言耳。話休煩絮。到次日黎明,林鳳翔見軍移動,即對眾將道:“清軍以時方酷熱,不便用兵去故清晨來戰,彼先攻紫徒廟無疑矣。”少時,又見清軍旗幟不多。林鳳翔對眾將道:“清隊此來,必非大隊人馬,不過欲立小功,以定軍心耳。吾可讓之。待其小小立志,再興大隊前來,吾將可以二鼓再戰也。”遂傳令偃旗息鼓,不令出戰。說猶未了,只見清軍望紫徒廟擁進,約是三五千人馬,軍中打著雙來旗號,直攻洪軍。這一路正是朱錫琨的營盤。清軍幾次衝突,不能得進;林鳳翔見了,果令朱營退二三里下寨。雙來見是不能得志,又見洪軍眾盛,恐防有失,即乘勢收軍。

卷: 說稱擊退而回。琦善聽得勝仗,不勝之喜。次日續遣各軍出城:先令本部以馬隊先攻計四橋;以楊殿邦與雙來仍攻紫徒廟。方調動間,適向榮令張國樑,以本部林鳳翔夜奪揚州府韋昌輝怒殺楊秀清兵五千人到來會戰。琦善都令隨勝保而去。兩路人馬,以五更造飯,平明起兵。

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