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比較低沉。
我給這位母親的建議是:
“如果要孩子和你的關係有所改善,在未來的一個月中,你和他說話的時候,語速要配合他。意思是比較慢,比較沉。”
兩個月後,這位母親再來找我。“戴先生,我的兒子喜歡上他的同性同學,您說我該怎麼辦。”
原來,當這位母親聲調配合孩子的時候,不但成功和孩子恢復溝通,而且還從新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告訴了母親他內心深處最大的秘密。當然,如何處理同性戀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從這個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到nlp方法的有效性。
問題:離異家庭中,重組新家庭後,繼父的角色怎樣做好?
沒有人可以代替孩子的親生父母。如果有人嘗試去代替,那隻會產生許多關係上的困擾和問題。
對您來說,我的建議是在自己的心中給孩子的生父一個位置,承認他是孩子生父的身份。同時也告訴孩子,您肯定生父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讓孩子同樣在心中給生父一個位置。而您是另外一位長輩,一位願意對他付出愛和關懷的長輩。如果他願意,也可以稱呼您為“爸爸”。如果他不願意,可以用其他稱呼,例如,叔叔或者冠上姓氏的爸爸,例如,“戴爸爸”等。這樣,孩子就可以和您建立起一段新而健康的關係,對他和您來說,都是真實和完全可以接受的關係。
同時,也請孩子的母親參與此事。由母親告訴孩子,媽媽和爸爸之間的關係不關孩子的事情。雖然媽媽和爸爸分開了,媽媽還是他的媽媽,爸爸還是他的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沒有改變,也肯定爸爸仍然是愛他的。只是不再和他住在一起而已。
孩子:女兩歲
問題:孩子過於依戀父母,不愛參加公共活動,而且膽小,怕陌生人。該怎樣才能改變孩子這種狀況?
我們一般的傳統教育,對孩子喜歡用恐嚇,羞恥感和犯罪感來教導孩子。
“你再不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
“你再哭,等一下那位叔叔要打你了!”
“你再這樣,公安叔叔就要捉你了!”
這些方法在當時通常都會有些效果,孩子馬上就聽話了。只是,也在同一時間,我們讓孩子失去了安全感,對身邊的大人失去了信任。也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任。往往內向,膽小,依戀父母,害怕父母不要自己等等,就這樣產生了。
多給孩子肯定,常常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很愛他;永遠不要開“爸媽不要你”這種玩笑。多一點擁抱孩子,讓孩子在肉體上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當孩子有了充足的安全感,他的自信也會慢慢培養起來。
孩子是“應該”怕陌生人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