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1 / 4)

這個成果表現在邊境州府琳琳遍佈的碉堡和防禦工事上,周培公整訓民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組織人馬大修碉堡,各地邊境州縣的民團在漢軍正規軍官的指揮下,按照“村村聯防、戶戶聯保”的方針下,按照漢政府的邊境線劃了一條長長的弧線,這個扇面防禦陣形以河南的農民軍和山東清軍為假想敵,將原劉栳泗第三軍和孫思克第四軍的固定軍營要塞化,然後整理道路以及軍事驛站,保證“一方有警、八方支援”,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防禦體系。

現在這些“鬧事”的流民就被阻止在這些碉堡群之內,實際上當事態剛剛激化的時候,各地的民團團丁就在家鄉父老的要求下進入了碉堡,部分州縣的因為情況嚴重,掌握民團的漢軍軍官還開啟了武庫取出兵器武裝部隊,這批組織起來的民團雖然比較分散,但總兵力也超過了十五萬人,現在雙方就在窄小的區域內互相對峙。

聽完李光地的緊急報告之後,林風立即派遣使者命令邊境守軍關閉關卡,停止流民入境,另命趙應奎上校率兩千近衛騎兵緊急增援。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容不得他有什麼選擇的餘地,賑濟計劃已經完全破產了,善後的選擇有兩個——第一個辦法就是把這些已經入境的流民驅逐出去,第二個辦法就是與流民妥協,允許他們的妻兒老小進關。

兩相比較取其輕,如果採取前一條辦法就只能發動戰爭,把流民們鎮壓下去,但這種戰爭無疑是非常無聊的,即算是打勝了、把這幾十萬人都殺光了,漢政府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所以只能接受他們的條件,與流民妥協。

賑濟計劃只能到此為此,到了現在,林風也不得不接受現實,根據目前漢政府的財政狀況,邊境上的那幾百萬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全部養活的,而即使要賑濟已經進入境內的那百多萬人,就已經是漢軍政府的極限了。

亂世之人不如狗,如今天下交兵,赤地千里,數百萬生靈的生死存亡,就憑天發落吧。

第八節

歷史終於跨入了一六八六年,這個春節北京過得異常熱鬧,在過去的兩年之內,這個巨大的城市因為劇烈的政治變動的關係,一批有眼光的幸運兒搭上了漢軍的快車來了個大翻身,不少原本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搖身一變腰纏萬貫,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這個時候不少人藉著過年的機會在大傢伙面前狠狠地的炫耀了一把,除夕之夜除了大漢朝廷官方組織的大型煙火、燈會之外,不少富貴人家也紛紛湊趣,組織起來鬧騰著舞龍什麼的,有趣的是,因為這次炫耀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來自福建,於是過年的節目單裡又增添了舞獅子採青這一令北京人陌生的活動,傳統的中國龍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在這類活動中,漢軍領地內的各個團體活動尤為明顯,雖然這些人平時也並不是很收斂,但這個時候小圈子的特徵卻表現得有些過分,令林風吃驚的是,這些人居然無師自通的懂得了公共關係學,不少財團組織的舞龍隊、舞獅子隊都打上了深深的商業烙印,出於“與民同樂”的關係,林風也曾參加過不少這樣的年會活動,見證了這一可怕的覺醒。

通常情況下,很多舞蹈隊用的龍、獅子等道具相對於傳統形象都做了很大犧牲,比如原本應該描繪龍磷、獅毛的外皮上都印上了醒目的大字,比如“童叟無欺XX商號”或“妙手回春XX堂”之類,一群彪形大漢人人神色嚴肅,就這麼高舉著變異的“廣告牌”上下揮舞,將這個訊息散步到四面八方,而稍有創意一點的就在別的地方出奇招,比如獅子採青採出來的綢子上從傳統的“國泰民安”、“五穀豐登”變成了“XX商行通南北”或者“XX丹治萬病”之類牛皮癇,總而言之烏煙瘴氣怪模怪樣,讓人整個感覺非常奇特,當然這種行為肯定是遭到了士林的廣泛議論,不少學問高深的大儒比如顧炎武先生之類就對此作出了深刻的批評,雖然這裡面有不少人是贊同“開工商”的進步人士,但這種巨大的變故實在是把他們嚇了一跳,要知道他們雖然贊同有條件的放鬆這道枷鎖,但對工商業迸發出的如此活力卻也有點措手不及,而道德人心敗壞到這個地步,也確實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阻止這種事情,實際上就林風自己看來,這些老闆商賈們倒是很有一點挑釁的意味,雖然這一舉措到目前為止,看上去還是那麼的小心翼翼。

趁著舉國歡騰的時機,漢軍小朝廷裡又有一大票官員紛紛給林風上表勸進,這個風頭最開始是來自陳夢雷的都察院,監察御史吳之榮在新年前夕突然給中南海進了一份“萬言書”,平心而論,這個吳之榮雖然平日裡人品有些猥瑣,但文章確實寫得非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