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而是整個貝都因人部落聯合所有人的意思,包括哪些普通的部落民也是這種想法。
貝都因人骨子裡的這種固執和驕傲,有時候還真是無法讓人理解。
但你又不得不佩服他們。
不過呢,貝都因人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會在弱肉強食的沙漠世界裡一直傳承到現在。
比起貝都因人內部的那些消沉派來說,還有一部分人是樂觀派的。
與消沉派不用,樂觀覺得他們不可能就這樣的滅亡。
也不會如消沉派那樣,對希望絕望,就準備和三大部落死戰到底。
如巴吉爾部落的酋長奧瑪這樣的人,就是屬於對眼下形勢比較樂觀的。
他認為雖然庫曼現在形勢非常惡劣。但很可能也是貝都因人的一次機會。
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的話,那麼恢復貝都因人祖先的榮光和名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他也不是盲目樂觀的,在他的心裡對此有著詳細的計劃和依仗。
首先,奧瑪酋長知道奧斯曼人從庫曼撤軍的一些原因,也打聽到了奧斯曼人離開後新統治者的一些資訊。
宋帝國在哪兒他不知道,但從去過開羅接觸過宋帝國的商人哪兒,奧瑪酋長聽說了關於宋帝國人的很多事情。
他們商品很是精美。戰士的武器非常精良由此判斷出了宋帝國的強大與否。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判斷。
可僅僅憑藉這些的話,還無法讓奧瑪酋長做出投靠宋帝國的決定。真正讓他做出這個決定的,是從一個歐洲商人哪兒打聽來的訊息。
雖說地中海上幾國爭霸。導致海上貿易已經中斷。
但還是會有些來自歐洲的商人,甘冒大險來到阿拉伯這裡做生意的。
畢竟,越是戰亂的話,能夠賺取的利潤就越高不是嗎。
而很巧的是。這個在巴吉爾部落當初掌控的綠洲停留了三天的歐洲商人,是在美洲宋帝國曼哈頓城待過的。
因此,從這個傢伙的嘴中。奧瑪酋長了解了宋帝國方面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宋帝國強大的軍隊和戰艦。
尤其是宋帝國參與歐洲戰爭前期的‘志願軍’的戰績,更是讓奧瑪酋長打定主意,一定要投靠宋帝國。
況且,奧瑪酋長心裡也有一番算盤。
那就是他知道庫曼地區,距離宋帝國很遠。而宋帝國也真的是無法排遣太多的軍隊駐紮在這裡,所以宋帝國肯定需要當地的部落來幫助他們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