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跋
'編者按:這是仲大軍先生的新著《國民待遇不平等待遇審視二元結構下的中國》一書中的後記。此書是國內學者對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最前沿觀察。這裡特把後記摘錄出來,供大家欣賞。題目是後來加上去的。'
經濟發展為什麼要強調人權?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軍
2001年8月
當此書八章內容寫完之後,我開始注意到中國的一個重要現象,即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代來臨了。今天的中國,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以及個人之間正在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少數優勢地區和優勢企業在單兵突進,凱歌高唱,與此同時,一大批地方小企業卻紛紛垮臺,工人紛紛下崗失業。以湖北省為例,今年以來,武漢等少數城市經濟增勢強勁,縣域及農村的經濟卻反差較大。武漢、十堰和襄樊三個城市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僅武漢市的新增投資就佔全省新增投資的36。6%,其新增消費品零售額佔全省的39%。效益方面的懸殊更大,武漢和十堰兩個城市上半年的新增利潤佔全省工業新增利潤的87。4%'見《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8月20日'。也就是說,在若大的一個湖北省,只有在武漢和十堰這些大城市裡才能賺到錢,其他的地方經濟幾乎全軍覆沒。
1,全方位的社會分化已經開始
照目前這個發展形勢,未來的中國是一個工業寡頭的時代。什麼是工業寡頭?那就是經濟大鱷。幾個優勢企業就能吞併整個行業。象青島啤酒在全國已經兼併收買了50多家啤酒廠。未來幾年,青啤和燕京等幾家企業很可能壟斷全國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小啤酒廠不是倒閉便是被收購。受影響的肯定是地方經濟,地方財政和地方就業。所以我說,今天的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大批小企業破產倒閉、大批工人下崗失業的前夜。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全國化的趨勢將更加突出,全國化的同時是中國進入全球化。但在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能不能順利進行“全國化”和“全球化”,還難以肯定。
這是因為,中國的這種工業整合和企業重組必然帶來社會陣痛,因此,中國社會必然潛伏著動盪的危險,而動盪的根源在於中國社會正出現一大批弱勢群體,也就是新的無產階級。我再次引用無產階級這個名詞有人可能感到不舒服,但不能忽視中國社會存在的現實。中央黨校的徐平華同志最近在分析中國經濟景氣低迷的原因時指出:
“生產過剩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特徵1996-2000年,國有單位約有3100萬人下崗,佔國有單位職工總數的27。9%,集體單位約有1500萬人下崗,佔集體單位職工總數的50。3%據統計,在2000年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城鎮佔了74%,農村僅佔26%。因此,全社會消費需求情況如何,主要取決於城鎮人口的消費需求。而城鎮人口中,國有企業職工及其家屬佔40%,集體企業職工及其家屬佔15%,兩者合計占城鎮人口的55%,是城鎮人口的主要部分,是城鎮消費需求的主體。因此全社會消費需求情況如何,關鍵又看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職工的消費需求情況如何。由於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極其嚴重的困難,職工收入普遍下降,職工家庭消費需求的增長也隨之停滯甚至下降。具體表現為:其一,企業因經營困難,被迫大量裁員,職工下崗失業後,收入來源失去保障,不得不壓縮消費。
“據河南省總工會對6500名失業職工的調查,有34%的職工靠節衣縮食和變賣家產度日,有20%的職工靠親友接濟生活,有4%的職工靠借款和揀破爛為生,有3。3%的職工靠救濟金維持,有個別人被迫沿街乞討。其二企業因經營困難,遲發、欠發、停發在崗職工工資的情況嚴重,職工正常的工資發放都比較困難,更不要說保持工資的正常增長。這就使在崗職工的消費需求也趨於停滯甚至萎縮。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職工及其家屬的消費需求停滯和下降是全社會消費需求疲軟的主要根源。” '引自2001年8月10日,《中國經濟時報》“新視點”。'
中國目前新的貧困階層人口數有多大?在城市裡估計有5000萬,在農村裡估計有2億人,總數加起來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冒出一個新的中產階級和資產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