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1 / 4)

最理想的制度是由君主、貴族和民主派聯合組成的奴隸主國家。——譯者

133

第 六 章921

事實上,恰恰在奧古斯特①和梯貝爾②建立起一個真正的實際統一的時候,世界上出現了一個人,一位賢人,他來向世界提出一種共和國的新方案。他來為沒有奴隸的世界建立一個烏托邦,一個相似於柏拉圖為奴隸世界建立的烏托邦,這個人就是耶穌基督。

耶穌事業的全部榮譽應歸功於他自己。

我們應當承認,如果撇開人們先於基督曾在東方說過的一切,那麼耶穌將要對西方說的一切則全是新的。請讀一讀,反覆讀一讀希臘和羅馬的全部古典文學吧,在這些文學著作裡,你們能發現人類信仰嗎?你們能發現人類團結得象一個人那樣嗎?你們從中不僅看不到人類深厚的兄弟般情誼;更何況在這全部文學著作裡,根本就不存在使這種友愛成為認識和信條的抽象概念。

直到耶穌即將出生的年代,我們才在古人中發現了某些相似於他的福音的帶有人情味的語言。除去泰朗斯③的一句

①奧古斯特(Auguste,公元前63—14)古羅馬國王,是愷撒養子屋大維的尊稱。公元前27年,古羅馬元老院以“奧古斯特”

(即“神聖”

、“莊嚴”之意)的稱號獻給他,並正式確立羅馬帝國。——譯者②梯貝爾(Tibere,公元前42—37)

,古羅馬國王。公元14年繼承王位時,他已五十六歲,他推行和平政策,著重財政、法律和外省行政的管理,後來他退居幕後參與國事。——譯者③泰朗斯(Térence,公元前190—159)

,古羅馬喜劇作家。生於北非迦太基,幼年來到羅馬,淪為奴隸,後被主人賞識,被解除奴籍。他一生寫過六部喜劇,都是依據希臘新喜劇改編而成,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產生較大影響。——譯者

134

031第二部分 過去

詩,西塞羅的幾個字,賽納克①的幾個句子,整個古代就沒有什麼可以使人作出某種結論的東西了。我指的不是人類的彼此團結和人類的統一,而是說在最通俗的意義上的人與人之間的兄弟情誼。全體人類的感情第一次是由一個被解放了的奴隸在羅馬錶達出來的,這是一個迦太基②的孩子,他被羅馬人從他的家裡搶走,當作奴隸撫養,是他表達了人類的感情;他的話是那樣新奇,以致所有的人都驚訝不已。聖。奧古斯特說:“當有人第一次在羅馬舞臺上朗誦泰朗斯這首動聽的詩:‘我是人,我認為人間的一切對我都不陌生’時,整個階梯劇場內響起了一片歡呼聲,在這個如此盛大的集會上,所有羅馬人和他們帝國的附屬國或聯盟國的使節,個個都為這一聲自然的吶喊而心情激動。”

這確實是一聲新的吶喊,我還要重複一遍,這件事是很了不起的,因為這是由一位被解放了的奴隸讓羅馬人聽見了福音的先聲。而且,對於羅馬人來說,這不過是在他們劇場的娛樂聲中突然降落在他們中間的

①賽納克(Sénèque,公元前4—公元65)

,古羅馬哲學家,斯多葛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一百多篇,如《論神意》,《論道德的書簡》等。

他宣揚宗教神秘主義和宿命論,認為人在命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聽天由命是美德。他的名言是“願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願意的人,命運牽著走”。此外他還宣揚禁慾主義。他的哲學後來被基督教吸收,故恩格斯說賽納克是“基督教的教父”。——譯者②迦太基,位於北非突尼西亞灣,距今日突尼西亞市約十六公里地方的一個城市。早在公元前八世紀該城就初具規模,是古代北非與古羅馬、古希臘聯絡的經濟中心和思想中心,後歷年來戰火紛飛,城市也幾經建設和毀滅,十二世紀時只剩下小小的一個城鎮。——譯者

135

第 七 章131

一句漂亮的詩句;可以說泰朗斯本人就如同女預言家一樣,對於上帝啟示她們所說的東西根本就不懂,或者似懂非懂。在泰朗斯以後,沒有一個羅馬人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比他更遠。

西塞羅善於朗誦和欣賞泰朗斯的詩句;他甚至樂意談論那種可以聯絡全人類的仁慈、博愛精神。可是,他從這個直覺中得出了什麼結論呢?什麼都沒有。彷彿他只是為了從人類的友愛中找到幾句響亮的詩句才隱約察覺到了這種關係。一直等到賽納克出現才有了比較確切的東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