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逝去的武林 作者:丁格

和李老會面。

她邀請李老加入她所在的武術協會,出山教拳,李老婉言謝絕,說:“過去的事,不想談了。”那位中科院同志仍健在。

1988年,李老一位師父的子女來京尋找李老,李老因某種原因,沒有相見。唐維祿的徒弟褚廣發辭世前,託人來京尋找李老,因地址有誤,未找到。

李老說,唐維祿在北京南河沿地區有名譽,當年崇拜者很多,但他沒和南河沿的人交往過。唐維祿說過:“誰敢說自己會什麼呀,形意拳,我就不會。”——李老以此為座右銘,說在練武上,沒有適可而止的事。

筆者聽說李老的祖師劉奇蘭以“龍形搜骨”①聞名,就問“龍形搜骨”是什麼意思,李老說“龍形搜骨”不是龍形,就是劈拳裡前腳外撇的大跨步,說這個步子開天闢地,打通三盤,調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關鍵。有步子有功夫,沒步子沒功夫,這個步子就是內功。

還說形意拳沒有龍形步,龍形也是蛇形步,他見過所謂的“龍形步”,前腿盤地時伸展出去。李老說,形意的腿法一伸即縮,不會擺出個伸小腿的亮相,前腿還是要像蛇形般攏住收住。

只撇腳不展腿,撇腳的打法,是別住敵人的腳,但也是在擒拿時較從容的情況下使用,情況緊急一拳見生死時,就用不上了。撤前腳的大跨步,主要是練法。

唐維祿是在步子上出的功夫,李老說唐師走路,步步一樣長度,比尺子量得還準。左步和右步一樣,每步都一樣,這說明身體已經高度協調。找著了兩隻腳也就找著了功夫,溜達時練的是這個。

前腳外撇的大跨步是形意的大步子,還有個小步子,就是崩拳步。崩拳步很微妙,步子只是向前,兩膝蓋是擠著的,但腿根裡夾著活的動勢,稍稍一調,就能隨時隨意地轉向轉勁。所以崩拳微妙。

李老說:“唐師看上了我,我得唐師的東西容易。但,得師父的東西容易,自己有東西就難了。”說他們這一支對岳飛②較忽略,主要是拜達摩③,可能因為達摩是禪宗祖師,代表悟性吧?

整理薛顛的象形術時,筆者問“象形”是什麼意思,李老說後面還含著兩個字呢,整話是“象形取意”。形意拳這一脈的功夫不但是形質上的東西,還有神氣上的東西。

象形取意——這四個字太金貴了,漢字是這麼發明的,琴棋書畫都是搞這個東西。明白了這個道理,山川江河、日月星辰都能入到拳裡,象形術尤其能入鳥獸。

筆者當時覺得這是高談闊論,李老就笑了,說象形取意是真事。說每個人剛一練拳的時候,都本能地要找個“窩”,找個自己喜興的地方練。喜興這地方,練起來帶勁。以後喜興上哪就在哪練,這份喜興就是在象形取意,是人不自覺的行為。

練形意的老派做法是,剛開始練時,不管日裡夜裡,一定要對著東方練,這是死規定。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東方生機勃勃——這也是在象形取意。這個死規定練起來,得了好處,就明白了。

人聽戲會受感動,在天地萬物中也會受感動,有感動就有功夫。一感動,拳架子裡頭的東西就不一樣了。到時候,琴棋書畫、山河美景、禽獸動態都可以借來入象。練武人學了文化,能比小 說 匯用得還好,都能用在身上。唐詩也是象形取意,練形意,練得詩興大發似的,就對了。

李老還囑咐,說象形取意得含含糊糊,不是想畫面,想畫面想得太清楚,會上火。模模糊糊地有點意思,一動筆好詩就出來了,這點意思的動力大。到時候,肌膚爽透,比洗熱水澡還舒服,體內“嗖”的一聲,熱氣、涼氣打在一起,上伸下縮的,太陽穴就鼓了。

再往後,突然一下,人張不開口了,也喘不上氣了,牙咬得很緊,上壓下頂的,拔也拔不開——這個時候好處就來了,五臟六腑、筋骨皮肉起了變化,雷音出在此時。

聲音上也是象形取意,後面就是隨著雷音定境界了,比眼見的湖光山色還要妙。雷音不知道從哪兒發出來的,此時嘴巴根本打不開,所以雷音沒法練,是自然而生的。

在校二十四法④時,也要象形取意。光講“發頂”,身子靈巧了,但還覺得欠,師傅說一句:“要有凌雲之志。”一下就不同了,覺得妥帖了,得了東西。

打劈拳,架子對了,一收一放迴圈往復的動勢有點意思了,師傅說一句“如雷音滾滾”立刻就功夫妥帖了。所以二十四法需要玩味,要把無趣的變得有趣,這是形意的練法。自修象形術,尤其要懂得往自己身子裡補東西。

李老說,審時度勢是人傑,他佩服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