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張遼管轄樂陵、南皮、易京、北平、襄平等地防務;司馬懿管轄鄴城、晉陽、代縣等地防務;郭嘉管轄濮陽、界橋、平原等地防務;于禁管轄陳留、官渡等地防務。各郡軍政官員,按照歸屬聽命於此四人調遣。
細作探得訊息,火速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聞訊,命令關羽、周瑜、陸遜、姜維等人阻斷曹軍四路兵馬相互間通訊,集中重兵逐一破之。
此時曹軍大多聚集於許昌、鄴城、陳留、濮陽、樂陵、南皮等地。司馬懿所部共十一萬兵馬駐守鄴城,郭嘉所部共十一萬兵馬駐守濮陽,于禁所部共十萬兵馬駐守陳留,張遼所部共十一萬兵馬駐守南皮、樂陵。
張遼因為南皮為河北重鎮,城池堅固,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命令夏侯淳、程昱、嚴政、左賢王等率領八萬兵馬駐守樂陵,自與李典、王睿、楊修等人率領四萬兵馬駐守南皮。
周瑜接到諸葛亮軍令後,命令程普率領三萬兵馬駐守北海,起兵十五萬攻擊樂陵。夏侯淳出城迎戰,屢戰不利,入城堅守不戰。周瑜見夏侯淳所部不出,率領部下猛烈攻城,夏侯淳、程昱率領守兵死守,十餘日不下。
周瑜見狀,潛思破敵良策。此時正值天旱,護城河中無水,周瑜見樂陵土層較厚,觸起一計,命令大軍移營城側,派遣士兵挖掘地道,欲從地道攻入城中。
十餘日,地道掘成。入夜,周瑜升帳點將。命令邢道榮率領一萬步兵潛入城內,殺開南門;命令凌操、蔣欽率領七萬兵馬從南門入城,奪取樂陵後,以蔣欽率領二萬兵馬駐守城池,凌操率領五萬兵馬追擊敵軍;命令馬岱率領一萬兵馬守營,一見樂陵城破,即刻移營城內,與蔣欽所部駐守城池;周瑜自與趙雲率領七萬大軍於城東結陣,切斷曹軍歸路。
地道出口於樂陵城東南角僻靜之處,邢道榮率領大軍進入城中,守兵一無防備。邢道榮大軍將到南門,才為守兵發現,頓時城中警號齊鳴,夏侯淳、程昱等人率領大軍趕來救門。邢道榮率領所部與曹軍接戰,分軍殺散守門曹兵,開啟城門,放凌操、蔣欽兩軍入城。大軍湧入城中,夏侯淳、程昱等見大勢已去,率領所部開東門出城,退往南皮方向。
未出五里,周瑜、趙雲率領兵馬擋住去路,夏侯淳、程昱見形勢危急,率領部下拼命衝擊,欲要殺出一條血路。凌操、邢道榮兩將率領六萬大軍從後追到,與周瑜、趙雲所部兩軍夾擊,曹軍大敗。夏侯淳見周瑜兵眾,有全軍覆滅之危,對程昱道:“你速率領所部突圍,我率領部下斷後。”程昱道:“倘若不能集中兵馬衝擊,恐怕不能殺出。”夏侯淳遂引諸軍死力向前衝來,周瑜所部漸擋不住,竟然為其衝出一條血路。
夏侯淳剛剛脫出重圍,兵馬尚未聚齊,周瑜大軍復又趕至,漸對曹兵形成合圍之勢。夏侯淳對程昱道:“你速速率領大軍趕赴南皮,我與嚴政斷後,你勿要多言,火速離去。”程昱聞言,灑淚率領五萬兵馬逃奔南皮而去。
第一百零九回 全面出擊(二)
夏侯淳見周瑜大軍兵勢強大,命令部下士兵延長戰線,拖住周瑜所部主力,以免其分軍追擊程昱所部。null3z中文夏侯淳奮勇當先,部下士兵為其感動,均拼命相助,與周瑜所部兵馬血戰。周瑜兵力眾多,將夏侯淳所部圍於核心。夏侯淳所部左右衝突不出,部兵多為周瑜兵馬衝散,部將嚴政、左賢王被困,無奈投降。
夏侯淳困戰多時,身邊只餘親兵不足千人。周瑜憐其勇力,命令大軍暫緩攻擊,使軍士喊話,欲要招降夏侯淳。夏侯淳此時體力已經透支,藉此機會歇息片刻,對部下親兵道:“如今形勢危急,我乃曹氏宗族,受西王知遇之恩,委以重任,今日兵敗於此,寧死而絕不能降。你等追隨我日久,可以投降保全性命。”
眾親兵跟隨夏侯淳南征北戰,雖然此事形勢危急,然而無一投降者。夏侯淳見狀,率領部下向東衝擊,趙雲率領部下阻住其去路,兩將相交近百合,夏侯淳為趙雲挑於馬下。親軍見夏侯淳陣亡,保護其屍體死戰不休。周瑜下命招降其軍,士兵道:“我等跟隨將軍多年,寧死決不棄之。”周瑜感念其親兵忠義,傳下軍令,讓路放行,親兵得以護送夏侯淳屍體到達南皮。
張遼聞知噩耗,不由哭倒於地,對眾位文武道:“夏侯將軍征戰多年,屢立大功,與遼並肩相戰,不以其為宗室、舊將而驕,凡事以國家大事為先,不計個人得失。誠為當世忠義君子。”下命葬於南皮城南,與程昱等人為其守靈。
周瑜所部在樂陵大戰的同時,關羽所部得到諸葛亮將令後,留下張飛、關平率領七萬大軍駐守譙城,起兵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