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3 / 4)

小說: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作者:

與前方將士換崗,以歇軍力

陸遜聽從許子將建議,調動徐州、定陶、濮陽三城守兵十萬,與界橋士兵換崗。界橋士兵經過此次輪換,士兵戰鬥力恢復很快,界橋士兵很快進入狀態。

陸遜見許子將計策奏效,命令許子將輔佐太史慈統領生力軍十萬攻打平原,自己屯兵於界橋,調整各地防務,休養所部士兵戰力。

平原此時已是一座孤城,東面重要關隘樂陵、西面重要關隘界橋已經為金旋佔領,除此再無出路。領近各郡濮陽、陳留、鄴城、南皮、北海也皆已失守,外無可援之兵,亦無可退之路。

此時,因為諸路軍戰況順利,金旋領地原邊郡徐州、濮陽、定陶、北海均已成為內郡。金旋命令龐統置官留守,使陸遜、周瑜兩軍守將交接防務,趕赴前線作戰,加強前線力量。

太史慈為主將,許子將為軍師,陳泰、諸葛誕為副將,率領大軍圍住平原,四門攻打。平原夏侯淵所部只有八萬兵馬駐守,見太史慈統率重兵,旦夕前來攻打,召集眾人相商。賈充道:“太史慈英勇無敵,眾將皆不是其對手,許子將謀略,與陸遜旗鼓相當,以我之見,出戰定是有負無勝,還是以固守為上策。”夏侯淵向來自負,生平只敗於呂布、馬超兩人之後,聞言後心中不服,決定引兵出城迎戰。

兩軍結圓,夏侯淵縱馬出陣,對太史慈大聲吼道:“你只是依恃士兵眾多,倘若單打獨鬥,你定然不是我的敵手。”太史慈聞言大怒,對諸將說道:“你等不須相幫,我與夏侯淵決一死戰。”夏侯淵亦回身對部將道:“我與太史慈兩人決戰,你等不得暗箭傷人。”

夏侯淵貌黑,騎黑馬,穿黑甲,持勾鐮長槍;太史慈貌紅,騎紅馬,穿紅甲,使鳳尾寶槍。兩將均為軍中勇將,武藝嫻熟,槍法出眾。兩虎交鋒,相交上百合,不分勝負,兩軍吶喊助威,彩聲大起。只見兩馬相交之處,一團黑影,一團紅影,槍影翻飛。時近中午,兩軍皆鳴金收兵,暫且罷戰,約定午後再戰。

午後,太史慈吃飽喝足,抖擻精神,策馬出陣挑戰,夏侯淵出陣迎戰。兩將交鋒相戰,大戰約有數百合,依然不分勝負。太史慈身負一招家傳絕技,名為絕殺槍,逢危而用。太史慈追隨金旋日久,向來未曾逢危,因此從未用過。今見夏侯淵勇猛無倫,尋思用絕技取勝。

太史慈心中生出計較,等待夏侯淵一槍直刺過來,太史慈也不去招架,卻行險招,撥馬往旁邊一讓,讓夏侯淵縱馬過去,手中長槍卻從後刺來。夏侯淵一招出盡,再無後手,為太史慈一槍刺於馬下。等待夏侯霸統兵來救之時,已是萬萬不及。

許子將見曹兵動容,指揮兵馬殺上。曹軍兵力不及,主將又剛剛新亡,大戰未有幾時,曹軍大敗,折兵萬餘,退回平原城內。夏侯淵死後,城中以夏侯霸為主將。夏侯霸雖然心急父仇,但是太史慈威武勇猛,所部軍隊精銳難敵,因此不再出城迎戰,與賈充等人嚴密巡防,統兵堅守城池。

太史慈見城中防守嚴密,與許子將商議對策。許子將道:“平原已是孤城一座,西路通道界橋,東路通道樂陵,皆為我軍所佔領。其軍陷於重圍,已無後退之路,故此困獸猶鬥,不容忽視。我觀平原之北,有一座小山,于山上可以盡觀城中虛實,可以命令諸葛誕統領部下一萬兵馬屯紮于山上,我軍攻城之時可以盡觀城中虛實,然後用旗語指揮作戰,率領重兵攻擊城防空虛之處,平原城池必然不能保全。”

太史慈聞言,即命諸葛誕率領所部一萬兵馬屯紮山上,觀看城中防守薄弱處,用旗語指揮重兵攻打,城中士兵頓時感覺防守吃力,忙於奔波應付。

賈充突見諸葛誕在山上用旗語指揮,猛然省起許子將之計,詳細報告於夏侯霸。夏侯霸聞言大怒,心中憤恨諸葛誕所部,打探到諸葛誕所部只有一萬兵馬,率領三萬兵馬出城往奪小山。

許子將聞聽夏侯霸統領兵馬出城,對太史慈道:“夏侯霸精兵出城,此城可以立破。可以命令諸葛誕讓小山與彼軍,分平原守軍兵勢,然後重兵隔斷夏侯霸歸城之路,山中缺水,我等只守不戰,不消兩日,其軍必會不戰自敗。”

太史慈隨即傳下軍令,命令諸葛誕統領部下士兵繞路下山,派遣重兵圍堵小山出路。夏侯霸奪得小山之後,方才知道山中缺水,命令軍士掘井不得,方知中了許子將之計。

夏侯霸跟隨父親出征,見識卻也不凡,知道形勢危急,率領部下突圍,被太史慈重兵牢牢阻住。賈充在城中觀看夏侯霸形勢不妙,命令夏侯恩統領部下出城來救,又為太史慈分兵擋住。

越兩日,曹軍士兵因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