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攻打各郡,我國士兵掛念家小,或者軍心渙散,消減戰力,陛下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女皇道:“無論是守是攻,我軍都無取勝希望,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或許能夠挽回頹勢。與中國軍隊決戰落敗,王城基業遲早必然失去,不若拋下這些牽掛,遊擊中國內郡,以彼國錢糧供養我軍,或許可以趁機收復失地,或者在歐洲另立基業。至於我國士兵家小,只須與士兵說明中國軍隊向來不殘殺婦孺,他們自會放心。士兵作戰,若是有利益驅動,必然奮不顧身,我等可以下達軍令,攻下每座郡城,錢財婦女盡都分於各軍。如此軍紀或許敗壞,但是戰鬥力必然驟增。此法為敗中求勝、死中求活的唯一辦法。”
勃裡聞言,細思其間細節,覺得此計雖然甚險,但是可以儲存大軍主力,又不必擔心軍糧供應,確實是此險境下唯一死中求活的妙著,當下不再質疑,而是靜下心來,與女皇等研究此行的詳細方案。
女皇身份高貴,才貌出眾,自視甚高,年齡雖長,仍然待字閨中。她曾經欲與金旋聯姻,因為兩人均拋不下高貴身份,因此至今有緣無份。女皇在王族中近親也有不少,但是王族人情最是涼薄,主力盡出之後,無疑宣佈放棄王城,城中王公大臣首先成為犧性品。
勃裡等亦有家小在城中,因為中國軍隊不屠殺婦孺,因此讓男丁皆隨軍出征,婦孺轉至鄉下安置。女皇、勃裡、古巴也等人忙亂幾日,準備工作已經完備。女皇命令兵馬趁夜間潛出城外,至北方偏僻處聚齊,讓祖胡全面負責王城的軍事要務。
祖胡雖然能力有限,但是對女皇忠心耿耿,此時重任在肩,不去考慮自身安危,毅然擔負起這份重擔。女皇臨行前對祖胡道:“我軍主力外出後,你每日調遣兵馬,虛扎旗幟,以五十萬兵馬做出合國大軍兵力的模樣,完成牽制中國主力的任務。若是聽聞我軍捷報,在中國兵馬攻城之前,可以撤出王城西行,儘量避免與中國兵馬正面決戰,以遊擊為主,或許會儲存些兵力。”
女皇安置完畢,命令大軍分為兩路,自率四十萬騎兵為前軍,古巴也統領六十萬兵馬為後軍,大軍繞過繁華地界,繞海邊僻靜小路晝伏夜行,小心翼翼逃開中國細作眼線,迅速往中國地界前進。
金旋在女皇出發三日後,已經做好主攻準備,當夜聚集全部兵馬,分派任務,命令關羽、張飛、姜維、關平四將,統領四十萬大軍,炸開城門後,在第一時間佔領羅開四門;太史慈、關索、魏延等中軍四十萬緊隨其後,從缺口處入城,往內進行拉網式攻擊;馬超、甘寧、李嚴、張合等將統領四十萬大軍在最後,策應敵軍重兵反擊之處。其餘兵馬隨從金旋守營。
關羽等將領命帶兵出營,趁著夜色大軍順利摸到城下,用炸藥炸開城牆,關羽部殺往東門,張飛殺往南門,姜維部殺往西門,關平部殺往北門。四將順利殺散守門士兵,嚴守四門,架設器械,對城中敵軍進攻遠端攻擊。
太史慈等將緊隨於後,沿城中主路往內步步推進,馬超部後軍分兵把守戰略要點,支援敵軍兵力聚集之地。中國軍隊按序迅速攻佔城中各處要點,戰況異乎尋常的順利。
祖胡手下只有五十萬新兵,其戰力總和與中國十萬精兵相似,因此只能組織幾次小規模的反擊,最終帶領殘兵二十萬退入王宮內城。
關羽、姜維等將在大戰開始後,因為戰事異常順利,反而生起不安的預感。太史慈等中軍與馬超等後軍合力攻下王宮之時,各將清點敵軍死亡人數,發現與計劃兵力不符,埃及女皇及其埃國百萬主力未在城中。
金旋在第一時間得到訊息,不由大驚失色,埃國女皇棄去基業的舉動的確違反常規,她的百萬主力如何逃過中國眼線?究竟去了何方?
此時,眾將再無攻陷城池的喜悅,關羽、姜維、賈詡等不約而同的回返大營,聚集在金旋帳中,面露凝重神色。金旋首次感覺到埃國女皇的不凡,能夠捨棄基業的人少之又少,她能做到這一點,說明她已經看破了生死,步入了戰略上的一個高峰。
金旋分析,埃國主力的去向只有兩條,一是南下攻打兵力單薄的陸遜水師,二是偷襲中國防禦薄弱的巴倫諸郡。因此金旋下達了兩條命令,一是命令陸遜即刻回撤登船,水師沿水路退往以列城附近海港,避免可能遭受的攻擊,就近配合以列城守軍。二是命令以列城守將龐德、嚴顏兩將密切注意埃國主力動向,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阻擊埃國主力,勿讓進入巴倫諸郡。
馬超又一次臨危受命,與太史慈、姜維等統領三十萬精銳騎兵星夜兼程,以最快速度支援以列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