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2 / 4)

小說: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作者:

胡得之子刊利在場,刊利跟隨胡得男徵北戰,頗有謀略,此時道:“中國兵馬遠征,糧草運輸甚為艱難,中國糧草補充,皆為劫掠我國糧草,若是將各城糧草集中運往王城,我國重兵駐守城中護糧,中國大軍糧草不繼,必然退兵。”

刊利話剛講完,幾名將領附和,胡得亦覺得此計可行。彼得提出異議,道:“中國軍隊劫掠我國糧草以為己用,並非缺少糧草,而是儘量為國內後勤供應減負。中國每次戰爭之前,必然準備充足的糧草器械,然後發兵。聽聞中國糧草此時皆在天竺、西域等郡,若是糧草不繼,必然會有重兵護糧而至。若想讓中國大軍因為糧草不繼退軍,希望非常渺茫。另外,倘若我國糧草全部運到王城,若是中國大軍缺少糧草,必然劫掠百姓糧草以充軍用,如此我國百姓必然面臨災荒。再則,中國騎兵行動迅速,機動性極強,若是偵察到各城運道糧草,騎兵前往襲擊,運糧隊伍如何抵擋?因此我認為此事弊大於利。”

胡得起初覺得彼得褒揚中國兵威,不合心意,刊利所言之計甚為有效,又被他潑了一頭冷水,不由有些發怒,道:“你覺得此計不行,你倒提一條好的計謀。”

彼得道:“我軍情報工作落後,大軍動作張揚,主力部隊駐在何處,欲往何處行軍,中國軍隊掌握得一清二楚,此為我軍作戰不利的最大弊端。我軍應當制定保密制度,嚴密封鎖大軍訊息,讓中國得不到我軍的任何情報。如此,我軍可以避實就虛,集中兵力殲滅中國薄弱環節。我軍此時退兵,趙雲、張合兩路兵馬不會駐守此處,必然分軍攻打其他城鎮,等待中國軍隊分軍以後,我軍可以提前部署,合殲其中一路兵,此為上策。”

彼得所言,正中大軍弊端,明確了大軍戰略,胡得聞言,怒氣頓消。胡得當場傳下軍令,派出專門的小分隊,專門肅清中國細作,軍中執行嚴格的保密制度,分成若干內容,重罰違規之人。巴倫軍隊實行這些辦法以後,中國訊息來源頓時萎縮,巴倫大軍撤退,中國未曾得到一點訊息。

巴倫國內根據彼得的建議,發動全國壯丁入伍,復得百萬大軍,在王城進行集中訓練。巴倫國內兵力驟增,財政顯得異常緊張。中國水師此時在巴倫後方分頭劫掠,這邊開支增加,那邊收入大減,巴倫國力頓時欲來欲弱。

趙雲、張合兩將在巴倫大軍撤退以後,果然被彼得料中,分兵攻打其餘城鎮,胡得統領主力隱藏行蹤,又派出少數兵馬虛裝聲勢,偽裝為主力部隊,中國訊息渠道頓時失靈,開始出現許多被動因素。

甘寧、馬超兩路大軍趕到阿蔓時,巴倫主力已經退兵,趙雲、張合兩將統領部下正在攻打周邊鎮城,兩將統兵暫且駐守阿蔓城,等候金旋軍令。金旋此時聞知巴倫國內出現不少變化,在虎衛營護衛下,趕往阿蔓城,就近指揮作戰,應對戰爭出現的新變化。

胡得統領巴倫主力,此時正在趙雲大軍周圍撒網,準備將趙雲部一網打盡。趙雲因為得不到巴倫主力訊息,也不敢過於大意,攻下阿聯城後,在城中休養兵力。

第二百二十四回 統一亞歐(五)

胡得圍繞趙雲大軍,部署部下兵力,在阿聯城四周完成戰略包圍,各軍按照胡得軍令,開始迅速往前合攏,待到趙雲聞警,巴倫大軍已經將阿聯城團團包圍。

趙雲膽略過人,並沒有因為敵軍圍攻表現出一絲慌亂。天竺降兵在趙雲麾下連戰連勝,最初見到巴倫兵馬眾多,不免有些懼意,後來發現趙雲談笑風生,絲毫未將城外敵軍看在眼裡,軍心逐漸穩定下來。

其實趙雲對於此次被圍,同樣心中沒底,畢竟部下不是漢族精兵。倘若五十餘萬漢族精兵在此,那會將城外敵軍放在眼裡?天竺籍士兵的戰鬥力與漢族士兵相比,所差的不單純只是戰鬥素養,更多的作戰的信心。因此,趙雲在城池被圍後,與李嚴等將談笑如常,照常巡視城池,穩定部下士兵軍心。

李嚴智謀不亞於趙雲,巡視四城,想出一條計策,道:“巴倫大軍圍住四門,紮下四座大營,兵馬分佈非常均衡。我軍在入夜以後,兵分四路,三路兵馬佯攻,重兵攻打一處,可以大勝一場。如此敵軍膽寒,我軍士氣高漲。”

趙雲欣然從之,分派兵馬,入夜出城。李嚴等將各領五萬士兵,虛張聲勢,同時出城佯攻。三座大營接連聞警,胡得不由大為緊張,不知中國兵馬虛實,下令各營堅守營寨,不得出營接戰。

趙雲統領三十餘萬精兵此時出城,對城南巴倫軍營發動猛烈攻擊。城南軍營主將刊利,最初以為中國兵馬意在騷擾,等到發現攻營兵馬人多勢眾之時,中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