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3 / 4)

小說:三國霸主 作者:九十八度

客於巴郡),早年喪父家境貧困,和母親相依為命,那年母親得了重病,甘寧聽說神醫華佗在冀州出現,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愛護百姓,於是背上老母親前往冀州尋訪華佗瞧病。

甘寧剛到常山就累到了,幸得左傲冉之父左宇文回家遇見,左宇文見甘寧家貧至孝,甚是感動,安排娘倆在府內住下,請來的當地最好的大夫為甘母精心調養治療,後來病情痊癒,左宇文又拿出銀兩週濟,娘倆是感激不盡,病好之後母子二人辭卻左宇文,離開左府,到巴郡投奔了親戚,直到後來甘母親去世,臨死前她還叮囑甘寧不能忘了冀州常山真定左宇文左大善人的救命之恩,將來有機會定要報效!

甘寧謹從母命,安葬了母親,從此是浪跡江湖,後來遇到了漢末四大名俠之一的金刀老祖鮑出鮑春郎,漢末綠林江湖中響噹噹的四大高人之一。

這鮑出刀法精湛,行俠四方,因見甘寧聰明伶俐,資質高力氣又大,便收他做了關門弟子,傳他四十一式刀法,今日生擒李嚴,甘寧就使了前四十手套路,最後一式殺手刀並未出手。

甘寧藝滿下山後,無所依靠,憑著一身本領,活躍於漢水之上,漸漸創出了威名,江湖人送他綽號“紫面閻羅!”綠林之士多有歸附者,這才創了“錦帆水賊”,兩年前在遏淵灘下了水寨,劫富濟貧,甘寧時時不忘恩人左宇文,把左宇文的名字求人寫在木牌上,供在佛堂裡,於大寨中立起恩公廟,一天三遍燒香參拜,不敢倦忘。

這船伕載客,一乘十兩,三人就是三十兩白銀啊!這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可是個天文數字,因此由水路下江南的百姓很少,大多是些官宦親屬或是差役,或諸郡之間的信使為圖便利而走水路。

甘寧心狠手辣,殺這些人他眼都不眨一下,多少浮誇子弟,官軍捕頭,命喪漢江,船伕也是甘寧同夥,專於湖中殺人越貨,因見左傲冉三人儀表不俗,錢囊充溢,早就飛鴿傳書知會了甘寧等人做好準備,將船劃至事先埋伏好的湖心後,這才跳入湖中遣遁,而後就有了方才的一段故事。

甘寧自以為又是些官家公子,不加細問就要行刑,誰想左傲冉臨刑說出了身世,甘寧這才明白原來是恩人之後到了,險先痛下殺手,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當得知恩人已經故去是痛哭流涕,悲慟不止。後來民間傳說這也是左傲冉洪福齊天,應龍護體,臨刑前說出身世,這才化了干戈為玉帛!

此刻甘寧在左傲冉面前是長跪不起,左傲冉哥仨還被捆著呢,是哭笑不得。咱們書說簡短,甘寧趕忙給三位英雄鬆綁,請到大寨講明這段往事,叩頭謝罪,左傲冉愛甘寧是條好漢,以後還可以成為自己的水軍大都督,也就原諒了他,甘寧命人擺下酒宴,給三人壓驚。

別看甘寧年紀不大,可是漂泊江湖多年,什麼人沒見過?!從言談舉止間他發現左傲冉不愧被成為大漢朝的晴天柏玉柱,架海紫金梁,智勇兼備,心胸開闊,不如就此隨他同去闖一番事業,強比在此終老為賊!

想到這,甘寧於是長跪於地,表明心跡,至誠至敬,徐庶與李嚴早看出甘興霸威風凜凜,有虎將之才,李嚴也跟甘寧不打不相識,此刻大夥都是英雄惜英雄!於是就在聚義廳設擺香案,四人結為了義兄弟,甘寧比李嚴大於是行三,李嚴成老疙瘩了,先悲後喜,英雄聚首,義結金蘭,眾人觥籌交錯,開懷暢飲,不在話下。

大夥在錦帆大寨住了些時日,隨後還要接茬趕奔江南,甘寧自然要去,他手下的嘍兵也要追隨,那哪成啊?這又不是去攻城,最後徐庶出了個主意,讓甘寧手下兩個頭領,王威和陳孫暫領錦帆水賊在遏淵灘駐紮,(原著中生不得時的二位荊襄義士,在這收於張青帳下)其間不得再行兇打劫,左傲冉把劉表所贈金銀拿出,暫且供弟兄們吃喝,相約待等到遊歷歸來之日,眾人在一起返回左家郡。

諸事料理已定,左傲冉、徐庶、甘寧、李嚴哥四個收拾好了物件,帶好路費盤纏,與王威、陳孫眾人作別,甘寧架舟載著弟兄們連同著馬匹是順江而去,不一日就進入了長江。

對於長江之大,長江之奇,長江之壯麗,在這裡就不一一表述了,謹引用《三國演義》裡的〈大霧垂江賦〉的一段來形容,怎麼說的?大哉長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帶九河。匯百川而入海,歷萬古以揚波。至若龍伯、海若,江妃、水母,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鹹集而有。蓋夫鬼神之所憑依,英雄之所戰守也!

哥幾個是邊走邊看,讚歎不已,一路無話,船行如箭,不幾日就到達了揚州渡口,揚州是大漢朝九大州之一,諾大的揚州地界裡有座名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