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郡外加遼東屬國,州治廣陽薊縣,自秦末至漢初,匈奴橫行漠北,屢寇大漢邊塞,幽州首當其衝,受創最重。
漢高祖劉邦發兵三十二萬北擊匈奴,敗於白登,至武帝,傾全國之力重創匈奴,匈奴由盛轉衰。
光武中興,劉秀行收縮之策,放棄邊鎮,積蓄國力,時匈奴內訌,南匈奴入長城附漢,北匈奴被逐遠遁,轉戰歐洲,可惜此時東漢朝廷吏治敗壞,武備廢馳,竟錯失良機,被東胡另支鮮卑趁虛而入,盡得漠北匈奴故地。
至靈帝光和(公元178~184年間,大王擅石槐一統鮮卑,所屬領地天起扶余(今東北黑龍江),西至焞煌、烏孫,延綿數千裡,勢力危及一時,漢靈帝光和四年,擅石槐死,其子和連繼位,和連昏庸無能又好色,不久既死,鮮卑不久陷於分裂。)
幽州十郡及比鄰地漠北之地,部族林立,有鮮卑日律、推演、慕容、拓跋、魁頭、利曼、素利、彌加、闕機等部,有還有南匈奴、屠各胡以及居於河套地區地羌胡各部,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交相攻伐,局勢本來混沌不堪,不知道為何鮮卑與匈奴會聯合起來,他們兩方本水火不相容的。
左純還沒有到盧龍塞,鮮卑大軍再關下沒日沒夜的大罵,公孫瓚可是個血性的漢子,哪裡受得了這樣的鳥氣,不顧朱雋與麾下大將嚴綱的極力勸說,獨自帶兵出城迎戰,結果可想而知,不僅大敗,而且還身負五處傷,雖然沒傷著致命的地方,可也因失血過多,支援不住了。
多虧了麾下公孫越、公孫範、田楷、田豫、王門、夏侯蘭等才把公孫瓚搶了下來,隨後急忙向盧龍塞後撤,鮮卑的兵馬在後邊緊迫不放,兩廂相隔很近,到在離盧龍塞還有三里之地的時候就追上了公孫瓚等人,隨即將其包圍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公孫瓚之子公孫續學藝而歸,城頭上的嚴綱認識公孫續,忙喊公孫續,說其父被困,隨後後讓不敢出城的朱雋守關,自己忙頂盔掛甲,抬槍備馬,統領全城軍兵,衝出城門。
公孫續身先士卒,高喊道:“衝啊!”
羅擊鼓搖旗,往對面一衝,這還真把圍公孫瓚的鮮卑、匈奴聯軍的兵將嚇住了,素利以為大漢朝的救兵到了,急忙往下撤去,公孫續就勢見著自己的父親與兩位叔叔,什麼話也沒敢多說,隨後把眾人接進城去,因為公孫續怕鮮卑、匈奴大軍再折回來,要是在被圍住,到那時候肋生雙翅也飛不出去了,進了城,嚴綱忙命軍卒四門緊閉,吊橋扯起,城上多準備灰瓶、炮子、滾木、礌石、防備偷城。
公孫瓚自有郎中料理傷勢,眾人正在廳中議事,突然有探馬藍旗來報:“大元帥,關外外來了鮮卑兵馬,正安營紮寨。”
第1卷:叱吒三國 第51章:少將軍公孫續
第51章:少將軍公孫續
“再探,再報。”朱雋一揮手道。
藍旗小校答應一聲下去了,這個剛下去,另一個探馬藍旗又來報:“報!關外又來了三萬匈奴兵馬,也在安營紮寨。”
朱雋本來就驚魂未定,一聽外面十多萬人安營紮寨,準備攻打盧龍塞,臉都嚇白了,微微顫抖的問道:“哎呀!嚴太守,現在咱們該怎麼辦呢?”
嚴綱久經大敵,心理素質非常的好,很平靜的說道::“元帥大人不要著急,車到山前必有路。”
“哎呀,有什麼路啊?”朱雋急道。
嚴綱道:“吉人自有天相呀!少主,這裡沒你多少事情,你還是多陪陪主公吧。”公孫續點了點頭,去看望、照料自己的父親公孫瓚去了。
天黑了,公孫續才離了父親的臥房,登上了城頭,觀望觀望敵情,等他到在城頭一瞧,就見鮮卑、匈奴的兵將正在挑燈安營。燈球火把、亮子泊松,照如白晝一樣,紗燈、汞燈、蜈蚣燈、旗子風燈一串一串的,鮮卑、匈奴的軍兵正挖戰壤、埋鹿角、安較門、扯大旗、支帳篷、埋鍋造飯、鋤草餵馬。
別看眼下是十冬臘月,天氣挺玲,地也凍了,但是,鮮卑、匈奴的軍卒忙活得滿頭大汗,把棉衣服全扒了。一般安營紮寨都是離城十里,這回鮮卑、匈奴兵將沒有,離城五里就安營紮寨了,所以才看得清清楚楚啊!
公孫續看完心中就害怕了心道:“這是非打下盧龍塞不可啦!這可該怎麼辦啊!”你別看公孫續剛剛學藝而歸,他可沒帶過兵打過仗,他可和左傲冉不一樣啊!
太平年間,盧龍塞只有一千兵,在公孫瓚的擴建之下,才有了六千兵馬,再加上一些郡國兵,一共就有了近萬人,如今卻有了近二萬人馬,因為朱雋帶了救兵來,救兵沒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