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哈哈笑道:“不瞞公子說,慈自幼父母雙亡,連年跟著我九弟南征北討,也不曾娶得妻室,倒也無甚牽掛。”
陶商急介面道:“如此正好盡力王事,但慕容將軍青年,必竟椿萱還茂?”
慕容平聽了,不覺兩淚交流,將自己的身世說了一遍,眼來慕容平自幼喪母,十多歲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後來跟了師傅學藝,直到投效左傲冉東擋西殺,亦未有妻室。
陶商聽了二人的話,暗暗點頭,笑著道:“難得,難得!在下有一言,二位亦不必推辭,先父在朝為官時,只道奸臣當道,如今先父已亡,商不願為官,隱居於此,我卻有兩個妹子,一向懶學女紅,專好掄刀舞劍,由他嬌養慣了,故今年雖及笄,尚未許人,恰好在下昨夜三更時分,夢見兩隻猛虎,趕著一鹿奔入內堂,今日得遇二位到此,也是天緣,商意欲將兩個妹妹嫁給二位將軍,招贅二位為東床嬌客,未知二位意下若何?”
二人聽了,心中大喜,只得假意道:“極承公子不棄!但恐粗鄙武夫,怎敢仰攀高門閨秀?”
陶商道:“不必固遜,我早聞左元帥已將十七條禁令、五十四斬中的“臨陣招親”一款革除,今妹夫們軍糧急務,難於久留,趁今日黃道吉辰,便行合巹。”遂飲了幾杯,撤過筵席,叫莊丁道:“去把二位將軍的馬匹牽入後槽餵養。”
陶商一面命人端整花燭,安排喜筵,一面差人去近村莊,請過鄰里老友來赴喜酌,那些近莊親鄰,亦都來賀喜,一時之間,廳堂上點得燈燭輝煌,先拜長兄陶商,然後參天拜地,最後送入洞房。
有詩曰:堪誇女貌與郵才,天合姻緣理所該。十二巫山雲雨會,襄王今夜上陽臺。
合巹已畢,朱慈、慕容平二人出到廳堂,款待眾客,正在飲酒之間,家將來報道:“二公子回來了。”但見家將們扛抬著許多獐麂兔鹿之類,放在簷下。
緊跟著,後邊走進一位小英雄,前發齊眉,後發披肩,年紀二十一、二歲,生得一表人材,此人非是別人,乃是陶商的弟弟陶應,原本兩兄弟反目日久,後徐州歸了劉備,糜貞亦嫁於劉備,兩兄弟都絕了念想,反而和好如初。
陶應上得廳來,先見了兄長陶商,陶商便問道:“這次因何去了十數日方回?”
陶應道:“那近山野獸俱已拿盡,故爾遠去興圍,這才遲了幾日。”
陶商道:“過來與兩位姐夫見禮。”
陶應道:“小弟幾日不在家中,怎麼就招得這兩位姐夫?”
陶商解釋道:“這個姓朱名慈,那個複姓慕容,單字名平,俱是左元帥麾下有名的戰將,因為解糧過此,天緣湊合,招贅在此。”陶應聽了,方來見了禮,又與各親鄰等見禮,然後就坐飲酒,直至二更方散,才將二人送歸洞房。
第1卷:叱吒三國 第3章:不枉男兒志
第3章:不枉男兒志
次日,陶商宰了些牛羊豬雞等物,叫莊丁扛抬十來壇自窨下的好酒,送到營中,犒賞了眾軍士,朱慈、慕容平二人於莊上住了三日,到第四日,二人將大舅子陶商請出來稟道:“妹夫軍務在身,今日拜別起行。”
陶商道:“此乃國家大事,不敢相留,來人啊!準備酒席餞行”
酒席宴間,陶商道:“妹夫們可盡心王事,若能隨左元帥平四方之亂,重現大漢盛世,我亦有光!我這兩個妹妹自有我來照看,二位妹夫放心前去。”
陶應道:“再過二年,我來幫姐夫殺敵平亂。”朱慈、慕容平二人遂拜辭了眾人,作別了出莊回營,領兵解糧起身。
數日之後,眾人押糧到了曹軍大營,王垕同眾將來到轅門候令,小校進帳去稟曹操,曹操聞聽糧草到了,心下大喜,隧道:“速速讓他們進來。”
眾人進得大帳,曹操問道:“十數萬大兵,日費浩繁,何為今日才來?”
王垕便把事情前後一說,曹操也不怪罪,左傲冉恰巧也在曹操帳中,所以朱慈、慕容平也就將九里山周代、陳造、昌奇、戈定、馬漢降順之事說了,而且還將越兮投效之事細細稟明。
周代、陳造、昌奇、戈定、馬漢五人向左傲冉施禮道:“見過左元帥。”
左傲冉笑道:“爾等到此,須與國家出力,建功立名,博個封妻廕子,不枉男兒之志。”
朱慈、慕容平跪地道:“末將有下情稟明,望元帥恕罪!”
“哦?”左傲冉問道:“何事啊?”
朱慈、慕容平二人就又將為了早日到得軍前,貪行小路,捉鹿招親,成婚三日,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