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且眉清目秀,姓程,名立,字仲德,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曹操也曾聞其人,遂遣人於鄉中尋問,果得訊息,于山中讀書,曹操親自拜請之,遂得程昱,封為壽張令。
第1卷:叱吒三國 第17章:舉薦能人投曹操
第17章:舉薦能人投曹操
程昱又向曹操推薦一人,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姓郭,名嘉,字奉孝,荀文若一聽也擊節道:“吾怎忘此人乎?!”遂也向曹操推薦此人,曹操乃聘之,郭嘉至曹操處,兩人一番唱論,曹操言:“使吾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亦言:“此真吾主也!”
郭嘉又薦兩人,一人乃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今安徽壽州東南)人也,姓劉,名曄,字子陽,此人智謀兼全,文武足備,十三歲與母報仇,手殺仇人頭,拜於墓前,二十餘歲在揚州席間,砍殺鄭寶、張多、許乾,名聞淮海,操一見大喜。
郭嘉推舉的另一人喚戲志才,乃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幼時聞名於鄉里,被喚為神童,年少後而知名,人稱其為當世奇才,更有許劭評:“佐世之才也!”但其不願效力於曹操,認為其不是雄主,遂投幷州左傲冉而去。
劉曄薦出二人,一個是山陽昌邑(今山東鉅野)人也,姓滿,名寵,字伯寧,其年十八時,為郡之督郵,時郡內李朔等各擁部曲,害於平民,太守使滿寵糾焉,李朔等請罪,不復鈔略,滿寵的雕塑守高平令,後棄官歸。
另一個是兗州任城國武城(今山東濟寧)人,姓呂,名虔,字子恪,呂虔的膽識與策略出名郡內,曹操亦素知這兩人的名譽,就以為軍中從事。
滿寵與呂虔投曹操後共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今河南封丘)人,姓毛,名玠,字孝先,年輕時作過縣吏,以清廉公正得到人們的贊,後來打算去荊州避亂,還未到達,聽說劉表政令不夠嚴明,便前往魯陽隱居,曹操聘之,以為治中從事。
不日,又有一將引軍數百人來投曹操,此乃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寧陽縣磁窯鎮西太平村)人也,姓於,名禁,字文則,本為鮑信部將,鮑信死後,其歸鄉里,募得兵士數百人,曹操見於進弓馬熟嫻,武藝出眾,封為都伯,後又封為點軍司馬,曹操每日稱于禁之能。
張遼、樂進、張郃、徐晃、於進等五人便是被後人並稱為魏五子或五子良將,其最終官至左將軍,假節鉞,諡曰厲侯,於進僅有一子,名喚於圭。
不日,又有一人攜家帶小來投,此人複姓司馬,名朗,字伯達,司隸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也,因家中慘遭橫禍,遂不得歸,又聞曹操於兗州之名,遂帶家小來投。(此時還無人知曉司馬家是被左傲冉揮兵屠殺殆盡地!)
次日,夏侯元讓引一大將前來參見,禮畢之後,曹操與諸官皆大驚,其人形貌魁梧,身材雄偉,曹操問之,夏侯元讓答道:“此人乃陳留人,姓典,名韋,勇力過人,舊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而逃竄于山中,惇出射獵,見一大漢,逐虎過澗(即典韋也),收留軍中久矣,今見主公誇逞將才,某故獻上。”
曹操到:“吾觀此人,一表非俗,必有智力!”
夏侯元讓道:“此人幼年與友人劉氏報仇,殺李永全家,提頭直出鬧市,數百人皆不敢近視,今所使軍器乃兩枝鑌鐵雙戟,是於數日前在一山中尋得殘破荒廢近百年地小鐵匠鋪內所得,共重八十斤,臂上挾之,飛馬刺人,如同無物也!”
曹操聽完夏侯元讓所述後搖頭不信,夏侯元讓令典韋演練之,典韋挾戟驟馬,雙戟上下如飛,曹操愕然道:“真天神也!吾若早知,豈肯沉溺乎?!”
屆時,帳下一面大旗,上下使絨繩牽之,中有大漢四人,挾執旗杆,時值大風,旗軍欲倒,典韋向前喝退眾軍士,解去絨索,只用一隻手,便執定旗杆,是其立於風中。
曹操大呼道:“此古之惡來也!”遂命典韋為帳前都尉,並且解身上細白錦襖,及駿馬雕鞍以賜之,曹操這是收買人心啊!典韋拜謝而收之,以安曹操之心。
自此曹操威名更盛,威鎮整個山東,文有謀臣,武有猛將,翼衛左右,共圖進取,其謀士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文武兼全者有劉曄、毛玠、滿寵、呂虔、樂進、李典、曹休、曹純、曹真,武將有夏侯元讓、夏侯淵、曹洪、曹仁、于禁、典韋,多有部下之人,不及一一書名,更有青州兵三十萬,精銳兵士十三萬,管領一應錢糧,就有一人,乃河南中牟人也,姓任,名峻,字伯達。
曹操自領大軍,屯紮袞州,營寨所掌,盡皆完備,乃遣泰山太守